中级会计考试共考3科:《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实务:
在三科里内容最多而且难度最大。但知识的层面还是比较基础的。而且这一科的内容不仅各知识点之间存在联系,和另外两科之间也存在联系。想学好这一科要具备综合性的学习技巧,还有有整体的观念。
财务管理:
这一科目存在大量需要计算的题目,而且据很多往届中级会计考试考生认为这一科目出题很偏。对公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而是一定要理解透彻,并且反复练习相关的题目。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避免考试用错公式。
经济法:
这一科虽然内容简单,但却非常的枯燥。也就是说这一科目非常考验考生的记忆力。不仅如此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也非常重要。还要注意对实际案例的应用。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搭配建议:
1、一年通过考试
适合拥有一定会计基础、时间较为充足的考生。即便没有通过所有科目考试,但是也为自己积累了考试经验,同时减轻了第二年的考试压力和学习压力。
2、两年通过考试
适合会计基础薄弱、学习时间较为紧张的考生。如果备考时间充足,即便是零基础,也建议三门一起报考。不管考试结果如何,明年还有次机会。如果基础薄弱,时间又不充足,那么第一年可选择报考《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
应试网校回答: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各科目特点:《中级会计实务》: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科,属于基础性科目。本科目的学习会影响到另外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学习,所以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习本科目时应该花费较长时间,打下结实的基础,这样对通过其他两个科目的考试也是有帮助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很多知识都是关联的,我们大多考生欠缺的是整体性思维和思考概括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对很多单个知识点都熟悉,但是综合运用的时候就会出问题,说明融会贯通还不够,说明理解的不够深入。《经济法》:内容多、内容杂、内容细、内容枯燥、考题灵活。经济法需要大量的记忆,但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对于经济法,一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考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三要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做题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财务管理》: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财务管理》科目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中级现在挂靠真心没多少钱!现在挂靠有两种,一种是长期挂靠,一种短期挂靠,长期挂靠是指某些单位属于特殊行业或者国家要求有准入资格的,其中有对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有硬性要求的,一般就是中高级职称多少人,XX师多少?这种企业每年或每几年需要审证。这种审核相对比较严格,可能还会有实地的抽查。短期挂靠一般是指某些企业后期审核比较宽松的,只需要开业或者成立日一次性验收合格的。这种一般费用一次性结清。长期挂靠的费用有普通的500、600百一年,到1000、2000一年短期挂靠的也是600、700到1000、2000不等的这个东西看对方企业的情况,对方事务办理的紧急情况,如果对方很急于要办理,你费用开的高一点,无非差个千把块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无所谓,但是如果对方企业不是很急的,慢慢办的,你开除的价格过高,对方还要外面问问行情。所以具体的费用金额,看个别情况。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扩展资料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0]1号),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级会计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