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会计分层

feion1992024-07-25  0

会计岗位的划分,要从本单位的会计业务量和会计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效益和精简的原则进行。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1)会计主管、(2)出纳、(3)往来结算、(4)财料物资核算、(5)固定资产核算、(6)工资核算、(7)成本费用核算、(8)收入利润核算、(9)资金核算、(10)稽核、(11)会计电算化管理、(12)总帐报表等。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具体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为贯彻内部控制中的“账、钱、物分管”的原则,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以便会计人员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各项会计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特点分别如下:1、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982年以前,这一阶段属于尝试阶段特点: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财务核算和报表核算。2、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集成):1983年到1988年,该阶段属于自发发展阶段。特点: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同时使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还将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处理纳入了计算机管理。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3、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1989年至1996年,该阶段属于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特点:发展阶段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从幼年已走向成熟,有数十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财政部评审,数百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省、市财政部门评审4、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1996年以后,属于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特点: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要求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的上述要求,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会计电算化分三级:初级、中级、高级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也要考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哈

初级、中级、高级共三级,一般现在有很多职业培训点,一开始就是中级证的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1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