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和注会重叠

feion1992024-07-25  0

可以,并且建议一起报考。前几年我们的学员很多都是中级和注会一起报名,结果中级的过关率非常高,所以我们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顺带过中级,主要原因如下:1、注会的开课比较早(或者你们自学也比较早),在学习注会的过程中会逐步积累方法和改变心态,然后在方法这块能够为中级提供更多的准备。2、注会和中级的课程有很大的交叉,比如财管和会计内容基本差不多,而且中级要简单很多,经济法虽然有差异,但是经济法的学习方法都是一致的,因此也能够容易进入状态。

中级会计是要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才可以参加考试的,能否通过中级考试,也是对个人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能够,在待遇和职位上会较大的调整,同时也为下一步参加考评高级会计师奠定了基础。注册会计师备考注会是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一张证书,是会计行业的金字塔尖,是所有会计人心中的梦,能够考过注会就有可能进四大,那将是一种新的体验。一、从报考名条件来看中级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及从事专业工作还有如下要求(1)大专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本科学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双学士或研究生班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注会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要求为具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二、从考试科目和时间来看中级考试科目是三门,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财务管理,两年内通过三科。注会考试专业科目为六门,分别为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五年内通过。专业科目全部通过后还有一个大综合。中级会计实务与会计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合,会计是注会考试中三大难点科目之一,其知识点涵盖面广、要求掌握的很细,难度和深度都非常大,比中级会计实务的难度大2到3倍,并且会计还是备考审计的基础。中级经济法与经济法的侧不同,差不多一半一半,所以这两门在学习时需要的时间差不多,不可互相替代。财务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相同处最多,只是财务成本管理比财务管理多了一些新章节新内容,这科在学习上可以互相借力。三、从报名和考试时间来看中级职称报名为3月,考试时间为9月8号到9日;注会报名时4月分,考试时间为10月13号到14号。考试时间不冲突。那么,中级会计与注册会计师到底可不可以一起考呢?小编和您分析分析:1.中级报名条件较高,应届毕业生和工作年限不满者不能报名;而注会报名门槛较低。如果您具备中级报名条件那是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的。2.中级和注会如果想一块报考,需要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备考方案一: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或经济法或财管(保险);备考方案二:中级三门+注会财管或注会会计+注会经济法(冲一冲);备考方案三: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注会财管+注会经济法(试一试)。3.考试时间不冲突,只是中间相差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建议从高点开始学习,先学习注会的知识,搭建好注会的架构,积累了一定的题量,然后在7月初开始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转战中级,比照中级与注会的目录,专攻不同处,再全面刷题。考完中级之后再回过头集中精力备战注会。4.如果有时间、有毅力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如果不具备以上两点,建议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先报考中级,在校学生可以报考注会。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职称属于会计人职业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两个考试,一个对应的是高含金量,一个代表的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职级和水平。很多考生往往会面临同一时期可以参考两个考试的情况,这时,选择哪一个放弃哪一个呢?其实不用做选择题,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是可以一起考的。

一、考试对应人群重叠

注册会计师考试属于会计界含金量最高的考试,不仅在事务所是必须具备的证书,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也备受重视。所以,注册会计师证书可谓是会计人都会尽量考取的一门证书。无论是否有需要,就凭它的江湖地位,会计人们也都跃跃欲试,渴望一探虚实。

中级会计职称在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程度,就如CPA证书在事务所的重要程度一般,通常关系着职位和薪酬的调整,一般达到足够的工作年限,会计人都会选择尽早把中级会计证书收入囊中,以便随时抓住机会。

二、考试时间不冲突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近几年都不冲突,中间相差一个多月,通常是中级会计职称先考,注册会计师后考,下表为2017年两门考试的报名及考试时间。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如何打好时间差进行复习。由于注册会计师考核难度以及细致程度都高于中级会计,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两者同时学习,以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为主,然后补充学习中级会计中未涉及到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二者的兼顾。

三、考试内容重复度高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包含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以及《中级财务管理》,这三科分别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会计》、《经济法》及《财务成本管理》相对应,内容均有所重叠。

1.《中级会计实务》与《会计》

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相对来说考试难度和深度更大,所以考生一起学习时,要以注会的《会计》教材为主。同时两者考试命题思路有所不同,考生学完注会后,也要认真听一遍中级的课件,找到其中不同之处。

2.《中级经济法》与《经济法》

虽然二者名称都称之为经济法,但是考试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两个科目中大概会有50%相同,另外50%不同。所以考生在同时备考时,要注意两科的时间分配,中级经济法难度虽然略低于注会,但是两者的备考时间不宜相差太多。

3.《中级财务管理》与《财务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可谓是三科中最适合同时考的一科了,因为注会财管的考查内容无论从难度还是广度来看,几乎覆盖了中级的财管科目,只有个别非重点章节没有涉及。

但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两个考试的重点章节有所不同,有些章节在注会里面分值较高,但中级未必,反之一样。所以要按照老师思路来,有所区别和侧重。

综合以上来看,如果考生在备考注会《会计》、《经济法》及《财务成本管理》三个科目的同时想要一起考中级会计的话,可行性还是很高的,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一点,也请各位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来衡量。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可以同时备考的。

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中下旬。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1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