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级会计师的学习方法及技窍:(1)参加辅导。参加辅导的好处是: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随老师一起学习效率比自己看书要高得多。(2)按计划进度复习。对不太熟悉的课程,一般是背五遍以上(考试成功率在80%以上)。这样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一定要准确算出每天必须完成的背书量(如每天30页),即使再苦再累也必须完成,保证在参加考试时,已背五遍,有了这种精心准备,考试几乎没有不过的。一般考生用四个月时间进行复习,时间较宽裕。这是最重要的一条。(3)框架记忆(逻辑记忆)。读书时一般先翻书,即先看目录,分析本书的逻辑结构;理解了,再分析各章的逻辑结构;之后再记各章中的出题点。有了基本框架,一般50页的书在一个小时内能背完。如果不分析逻辑结构,直接从第一行读起,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当然背书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这是在参加辅导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每章也不是每一行都背,就是背几十行出题点,而出题点可能就是关键的几个字,所以知道出题点,背书的工作量不是很大。熟能生巧,背熟了出题点,才能融汇贯通。(4)适度练习。现在大分题占了50分以上,难度也很大,平时要作练习,考试时才能从容应对。考生在复习时,一般读书占70%的时间,练习占30%的时间,效果较好。先练习各章,再练习跨章节综合题,最后练习冲刺模拟题。(5)充分利用考前一小时。如果考试在8:30开始,应在7:00就到考场,利用最后一小时再背最后一遍,这样在做题前仅半小时又背了一遍,瞬时记忆的效果非常好。(6)严格掌握考试进度。会计考试时间3小时,即180分钟,每1分题可用1.8分钟来做。假设第一大题15分,用时不能超过32分钟。有了很强的时间观念,保证会做的题都能做到试卷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应试技巧。中级职称考试是会计业内人士几乎人人都要完成的事,目前考试的难度不算特别大,考生只要按照上述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用4个月左右时间精心准备,就一定能成功。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如果你是真的做了四五遍,都理解记住了,绝对的没问题。当时我考得时候也没有看书,就买的轻一,做了两遍题,然后把真题做了一遍,错题看了一遍就考过了。中级没有那么难,不用太担心,上班没时间这完全不用买书。我现在考试都不买书,买了也没时间看,一般都是用课件或者辅导书,而且除了注会是看三遍以外,其他的都是最多两遍就去考了。按你说的四五遍,是非常保险的看法,相信自己,没问题的。最后提醒一下,考前一定要做一遍真题。
1、尽快进入备考状态,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中级会计备考,时间是一个关键要素,中级考生大部分是上班族,平均每天的备考时间有限。历年来成功通关的考生中很多是从10月、11月就开始学习了,因此,大家最好尽快开始学习,在新教材上市前,将旧教材上的恒重点学习一遍。
2、构建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点逻辑关系
除了《中级经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之外,其他两科学习更需要理解和分析,如果知识点学习仅靠硬背无疑会是一个个记忆孤岛,很快就忘记了,做题的时候也不能随时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是,知晓知识点的原理和其中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能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记忆扎实,而且更有利于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题。
3、从考试的重点入手
中级会计考试是有一定侧重的,有些章节分值占比较高,有些章节仅仅是略有涉及而已。那么,考生就要将精力放在重点的学习上了,这样才能拿下大多数的得分点。如果考生们没有充足的会计实务经验,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财会考试的话,最好报一个适合的辅导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大家准确划分重点和非重点,还能帮助大家了解习题的主体,并且点拨主观题、客观题的答题思路,让考生们每一步学习都踩到“点”上,从而快速提升成绩。
先会计,之后财管,最后经济法
之所以这样安排复习科目,是因为会计内容较多,如果放到后面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而财管需要尽早开始习题演练,经济法短时记忆早学容易忘记。整个基础班课程一门一门来,避免不同课程间产生干扰。开始疯狂刷习题,考前三周开始做最后六套题,查看记忆不足的知识点。
备考可以微信搜小程序:会计职称考试学习网 免费真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