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1+x证书还是会计证书。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其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这项制度的探索,旨在打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区隔,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奠定制度基础。
扩展资料:
推动“1”和“X”衔接互通,意义并不止于多考几个证书、多拿几项证明。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指挥棒的转变。
重塑职业教育的教学培养模式,把1+X证书制度的试点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
1+X业财一体信息化、1+X财务数字化两种初级技能学习内容,以及两种初级证书的师资考核扩展:2020年7月4日开始,由海南省教育厅主办,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室、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1+X证书”线上专题培训圆满结束了。一个月的培训时间累计有全省18所中职学校132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包括“1+X证书”专家解读、1+X业财一体信息化、1+X财务数字化两种初级技能学习内容,以及两种初级证书的师资考核。这次培训学习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有专家解读,有专业新技能学习,有师资考核,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深受启迪,不仅开拓了眼界,提升了教师素养,在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强化。
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无疑须处理好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系。“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是两个并行的证书体系,而是两种证书的相互衔接和相互融通。
其影响:
第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将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会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
第二、“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统筹评价,这有利于院校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更将倒逼院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第三、“1+X证书制度”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发证由第三方机构实施,教考分离,有利于对人才客观评价,更有利于科学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1+x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书证相互衔接融通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这种衔接融通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这种对接是由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关系决定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会计专业发展与时俱进,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时代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既能使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这也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之一。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有利于深化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技能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学制内,既能完成基础的专业课程学习,又能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弥补自身在技能操作与实务操作方面的不足,从而发挥专业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协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职业技能证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