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术语中有哪些价值

feion1992024-07-25  1

carrying value(经济术语)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

《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其他经济术语

1、宏观调控

指政府为实现宏观 ( 总量 ) 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

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等。

2、物价指数

是反映计算期销售或购进的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以计算期(年度、季度或月度)与基期(某年度、季度或月度)相对比,以百分数表示。物价指数是经济指数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相对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arrying valu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术语

简单通俗的讲,就是按照市场价计算出来的价值。“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指的是:比如产品A,合同约定价10元,但是在市场上买只要5元就可以,此时的合同约定价值就是不公允的,也就是不符合市场价值的。那么,被投资公司接收投资方的这批存货的时候,会计不按照合同价值入账,而是按照市场价入账。

公允价值可以这样理解,同一项资产在一定的时节段的前段和后段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就好比二十年前的一支铅笔需要2分钱,而现在的却要用二毛钱,这说明某项资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会发生变动,这个变动它不仅含有通货膨涨率,也还含有货币的时间价值,同时或是含有科技成分等因素,再如同一部五年前2000多元,可现在2000多就没有人要了,现在市场价格只有三四百元。这一价格同时又是被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所以可以认为这二毛钱就是这支铅笔现在的公允价值。这三四百元也就是这部手机现在的公允价值。 所以公允价值:通俗的说,就是某项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公认价值,是熟悉该项资产的人,都能认同或接受的价值。也就是社会上这种资产的公认价值。这个价值的取得,一般情况下是要有该资产活跃的交易市场。它在不同的时点上的公允价值是不一定相同的。如股票每日的收盘价,或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上的房价等,就可认为是公允价值。 这样通俗解释,不知对你理解此概念是否有帮助

现存价值(carrying value)又称为账面价值(carrying value、book value)。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账面净值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

扩展资料

公式: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1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