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成本30万,那么盈亏平衡点上的销售盈利=固定成本,则(40-20)X=300000,X=15000:15000件产品,销售额600000(50-20)X-300000=150000,X=15000:销售额750000毕业许久记不得安全边际量和边际率的定义了,但既然销售15000件时盈亏平衡,现在销售20000,应该很简单了。2、本期成本=96000+32000*8=352000,则单位完全成本=352000/32000=11则销售收入=24000*20=480000,销售成本=24000*11=264000,销售费用2000; 期末存货=8000*11=88000,管理费用4000,所得税率40%主营业务收入 480000减:主营业务成本 264000____销售费用 2000主营业务利润 214000减:管理费用 4000营业利润 210000加减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本题为零)之后利润总额 210000减:所得税 84000净利润 1260003、A分店假设40万经营资产完全为自行投资金额,则其投资报酬率=120000/400000=30%,剩余收益应该是400000*(30%-22%)=32000A店97年预计投资报酬率=170000/600000=28.33%,剩余收益=600000*(28.33%-22%)=37980如果投资报酬率核算,A分店肯定不乐意30%的报酬率降低到28.33%;但以剩余收益核算,却没人会拒绝收益的实际增长——其中结果不同的原因,类似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投资收益率和当年净利总额的区别一样,投资报酬率/投资收益率仅仅是反映你当前规模的投入前提下,运营效率的高低;而剩余收益/当期净利润则是反映你当前时期的总共盈利数字,二者角度完全不同。实际上,由于分店新增投资的投资报酬率为50000/200000=25%,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肯定的——只要新增投资的报酬率介于22%和30%之间,都会出现这种两种方法不同的情况。4、变动成本税前利润=8000*(10-5)-20000-1200=18800;完全成本因为单位成本=(10000*5+20000)/10000=7,所以完全成本税前利润=8000*(10-7)--1200=22800这两种方法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固定费用的分摊——变动成本下全部固定费用都在本期税前利润中列支,而完全成本下则一部分固定费用(10000-8000)*(20000/10000)=4000列入了存货成本当中,以减少下期营业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当期税前利润。
第一题;第一种情况:外购时,企业要支付成本费用=50*3000=150000元。自己制作,企业成本费用=(20+6+6)*3000+4*3000=96000+12000=108000元。150000>108000,不外购。第二种情况:外购时,企业支付成本费用150000元;生产其他产品贡献总额3000元;150000-3000=147000元。147000>108000,不外购。第三种情况:固定成本增加为12000+8000=20000元,在不考虑生产其他产品的情况下(50-(20+6+6))X=20000X=20000/18=1112件当甲零件需求量在1112件以下的时候,采用外购的方式;大于等于1112件时,不外购 太多了,懒得做
5、(1) Q = SQRT(2*30*6000/9) = 200 kg (2)TC = =6000*15+SQRT(2*30*6000*9) = 91800 元 (3)平均占用资金 = SQRT((30*6000)/(2*9))*15 = 1500 (4)最佳批次 = 6000/200 = 30前几道明天回来继续哈
1.变动成本率=1-贡献毛益率=60%,单价=60/60%=100元,贡献毛益总额=100*40%*4000=160000元2.2006年的营业收入=100*4000=400000元营业利润=400000-4000*40-100000=140000元3.2007年保本点销量=(100000+20000)/(100-60)=3000件,保本点销售额=3000*60=180000元4.安全边际=5000-3000=件或者安全边际=(5000-3000)*100=200000元安全边际率=2000/5000=40%,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