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东西被偷了就被偷了,最可怕的是一直被贼惦记着的感受。在物资匮乏的60年代,1万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国企职员的工资最多才45元/月,1块钱就能买下1斤猪肉,可以交小孩一学期的学费。
如果谁要去银行取个钱一定是把钱夹在内衣兜里,飞快地跑回家。然而1963年的会计李杨太粗心大意,被伪装成好人的贼惦记上,不仅抢走了她的钱,还害死了她的命。
李杨是河北张家口某矿机厂会计,买鞋的时候认识了服装店老板娘张葆珍,两人在交谈中惊奇的发现两人竟然是沧州老乡,迅速成了好朋友,并且认识了张葆珍丈夫乔世凯。
因为都是老乡,李杨放松了警惕,在无意中透露出每个月22号是工厂发工资的日子。俗话说:”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乔世凯夫妇听了李杨的话之后,默默记下22号这个日子,一场阴谋在肚子里不断酝酿。
11月22日,李杨像往常一样取完钱,准备回去发工资,可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乔世凯。乔世凯早就等候多时,就是等李杨亲自上钩,他邀请李杨回家做客,李杨没有一丝怀疑就跟着乔世凯到了他们家,刚一落座乔家,乔世凯就摸出一把斧子站在她身后痛下狠手。可怜的李杨什么都不知道,连声音都没发出一点就去世了,乔世凯则拿起李杨取的钱一张一张清点,总共16187.9元。
工厂的工人迟迟不见李杨回来,全都等不及了,有人大骂李杨一定是携巨款逃到香港潇洒去了。警察来了之后,经过调查认为,李杨携款潜逃的可能性较低,李杨曾帮助过有困难的人,领导和工人对她比较信任,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由于当时没有监控,案件线索又太少,李杨案拖了好久都没有破。
1984年6月14日,除了某拆迁队在拆房子,与其他日子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拆迁队的人发现了异常,某块水泥地异常的厚,明显比平常的地高出一点,拆迁队的人花了好大力气才把这块地打通,结果大家都被地底下的东西闪到一边,里面竟然有一具埋藏20年的长发陈年女尸!
警察接到报案立即过来调查,最后调查到女尸所在房屋的主人,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乔士凯!有了这个名字,警察顺藤摸瓜找到乔士凯家,谁知找到他家时,乔士凯刚好服毒自杀,一家子围着他哭怎么会这么巧?原来,旧房屋在拆迁,他天天都心神不宁,每天都在拆迁地附近督察,这天他看见警察来了,就知道报应马上要来了,吃完一顿饱肚饭之后畏罪服毒自杀。
乔士凯死了,张葆珍还活在人世,警察将她带走调查。张葆珍交代当年他们杀害李杨之后,把那1.6万用来挥霍,害怕李杨的尸体被人发现,就将她埋在自家屋内的水泥地下。他们担心尸体在夏天传出阵阵尸臭引起别人关注,还特定抹了两层,经常在家点香。
乔士凯和张葆珍一直以为他们做过的事不会曝光,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张葆珍被判处了死刑,李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结果是被朋友见财起意所杀害,在水泥地中被埋葬了21年之久,直到后来才被平反。
案件
1977年,7月,南通市的一所中学操场举行了群众们期盼已久的公审。台上是贪污犯汤兰英,台下是人山人海的百姓。
公审结果毫无意外的是死刑,汤兰英被荷枪实弹的武警带走,流下泪水的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终结,如今后悔无用,退路全无。
汤兰英其人
1945年,汤兰英出生在江苏南通某县。她出生没多久,新中国就历史性的成立了,妇女地位也空前提高,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实现了男女平等。
生在红旗下的汤兰英从小接受了相对较好的教育,虽然只是相对较好,但已经足以为她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二十岁的时候,汤兰英被分配到当地信用社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的顺风顺水。
贪污养奢
建国之初,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家的银行财政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严格来说,银行单位的管理和制度水平并不高,其中就包括各地的信用社。
不完善的管理和不健全的制度被汤兰英钻了空子。汤兰英的工作兼管资金和账本,她利用所谓的“便利”堂而皇之地大行贪污来满足私欲。
据说,在那个物质还十分匮乏的年代,普通家庭能吃饱就算不易,有很多百姓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相比之下汤兰英的家乡各种蔬菜、水果、肉蛋、水产几乎从来不缺。
不仅仅是吃,穿戴上各种衣服、鞋袜也是各式各样,连80年代初大家常说的“三大件”,她也应有尽有。甚至不光她本人,连她家中的姊妹也多少享受到了她带来的好处。
如此奢侈的生活,外人如何看不到呢?
以色侍人
按理说,汤兰英如此奢靡本应早早查处。
可是,有了贪污的钱,汤兰英又打起了组建自己小圈子的念头。凭借着出手阔绰,外加形象不错,出卖肉体和灵魂的她先后勾搭上六七位当地官员。
以至于所在信用社在整顿查账中,有官员安排她借口生病逃离南通,接着买通查账有关人员,本来的严肃调查,成了花架子,最终整顿草草结尾。
不久,上级又来调查,汤兰英和她的同伙如法炮制再一次躲掉。可以说,凭借着自己的姿色,汤兰英已经两次躲掉了法律的制裁。
东窗事发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虽然一些当地官员们吃汤兰英那一套,但老百姓可不答应。突如其来的举报带来了县有关部门的突击审查。
审查发现,汤兰英所在信用社账头上有数千块钱的窟窿。
当即对汤兰英带离审问,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虽然汤兰英坦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但她仍然心存侥幸而不甘任命,仍然试图通过关系网来保全自己。
人算不如天算,关系网里的各个官员也被调查法办。
正义宣判
通过调查汤兰英,上级政府发现这是一桩大案。
于是,组织有关力量深入调查,理清楚了资金的来龙去脉,查明了涉案人员的所作所为。
原来,汤兰英为了满足个人物质上不正当的需求,经常以公肥私,导致信用社账面上金额不足,于是她又拆东墙补西墙,将各单位、个人的存款挪到对应账户上。
这种做法显然不可能填补被她贪污掉的窟窿,只能是滚雪球越滚越大。
由于汤兰英贪污数额巨大,在江苏全省、甚至全国发生了恶劣影响,当地政府将其行为昭示天下,最终判决汤兰英死刑,立即执行。
汤兰英不服,进行上诉。二审维持了死刑的原判,汤兰英终于被绳之以法。
我当年都以为她是卷款逃跑,可是直到20年后才查出来她是被贼人盯上杀害后钱被贼人卷走,现在也算是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