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并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2.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以年度为会计期间通常称为会计年度。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年度内,再划分为季度和月份等较短的期间,这些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统称为中期。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主要的。核算是分期的。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具有四个基本前提、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上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具体就是会计年度,也就是说通常会计从时间看是一个年度来划分范围的。比如发放现金股利时,企业要核算现金的减少和应付股利的减少,企业的投资者要核算现金的增加和投资收益的增加。即要作到与企业相关的客观,及时,准确反映。
会计的空间范围,是会计主体,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有独立法人资格),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范围从空间上看,它仅只是核算本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会计核算时把对企业的会计期间进行划分,和会计分期的假设相关。如果是本期的就在本期核算,不是本期的就在该业务所属期间内进行核算。
扩展资料: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过规定,《规范》第三十七条重申了《会计法》的这一规定,即要求对下列会计事项,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可以作为款项收付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
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财产权利或者支配权利的票证,如股票、国库券、其他企业债券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
会计期间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讫期间。会计期间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会计年度也是财政年度、预算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根据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可以采用历年制,即目历年制,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也可以不采用历年制,如采用7月制,从每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还有采用4月制的,从每年4月1日起至下年3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之后,一般还要确定会计月度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