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相对而言,学硕比较难考。
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
但一直以来,更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英文缩写为MPAcc,设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是为了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
扩展资料:
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3、招生考试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型硕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业型硕士
会计硕士和会计学硕士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1、会计专业有学硕也有专硕。2、学硕的初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专业课(不同学校的专业课不同,一般考管理学或者财务与会计学等等)。会计专硕初试科目是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3、注意学硕和专硕的专业代码不同,120201会计学是学硕,125300会计是专硕。
会计硕士跟会计学硕士的区别如下:
1、学科定位不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是为了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会计学硕士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考试内容不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初试:外语、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只考察初等数学,无高等数学)75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会计学硕士初试:政治、外语、两门业务课。业务课一多为数学,业务课二:会计学或管理学150分(综合考察会计、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二者在复试的专业课上也不同,MPAcc复试的专业课由本校老师出题,和会计学硕士初试毫无关系。
3、培养方式不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少量的奖学金。
会计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培养周期一般3年。主要以公费和委托培养为主,自费情况较少,并设置有大量的奖学金。
4、导师制度不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校内外双导师制度。
会计学硕士单导师制度。
5、课程设置不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作为职业教育,择更多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会计学硕士作为学历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