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资产论述

feion1992024-07-25  2

这个是要区分的 如果领用原材料是用于不动产的建造,并且当初原材料购入时候的进项税没有计入成本,那么要做进项税的转出;如果当初购入的原材料有明确目的是作为不动产建设,那么当初的工程物资已经包含了进项税,就不会再有进项税转出了。如果领用的是本企业加工的产品,那么需要作为视同销售。 如果是建造动产(机器设备),领用原材料进项税是不要转出的,如果领用本企业加工的产品,也是不要缴纳销项税,按照产品生产成本结转。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教材中原文: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计算原因如下:1、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入账,所以原材料要按取得时的成本计入固定资产价格。2、税法规定领用原材料视同销售是为了计算销项税额,用以抵扣进项税额。3、运杂费、其他支出是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必要支出,所以加入固定资产价格。4、《增值税条例》规定,取得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所以不计入固定资产价格。故:设备入账价值=220+5+10+15=25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0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