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型会计

feion1992024-07-25  0

一、1988年之前萌芽准备阶段 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企业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主要使命是为完成计划任务而生产,相应的会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以其账报账为主。在此期间,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软件主要是完成特定的统计功能,在会计核算中还没有一种能够解决全部基本功能的成熟的软件产品,具体应用中的产品大多属于统计存储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关人员和机构已经着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并就某些企业或某些功能进行产品开发,面向单一用户或单一功能的会计软件已经投入使用,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管理。由于企业对电算化的需求不明确,且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没有很好的结合,会计软件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1988年至90年代中期的核算型会计软件阶段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的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并存的转轨经济时期,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事务型管理,计算机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应的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以部门管理为中心,侧重于事务管理。在此期间,会计软件主要是核算型的部门级系统,大致包括总账管理、报表生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 核算到会计软件的特点是离散型,既有各模块之间联系松散,也有企业各部门间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文档格式及文件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整个企业甚至部门内数据缺乏共享与并联。其在表面上与传统手工系统有很大区别,但实质上仅是处理手段的改变,没有改变原有的模式及功能。 三、90年代中期至今的ERP系统起步阶段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中已经广泛应用,面对在资源分配中起基础作用的市场,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转向资源管理,相应的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资源管理提供分析与决策信息。随着国外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后文简称BPR)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后文简称ERP)思想及技术的传入,我国会计软件从核算型进入了管理型时代,用友等公司已经开始就ERP系统进行相应的需求调查及软件开发。

从事会计工作不一定需要从出纳开始,重要的是有从业资格,只要有条件,完全可以直接干。 另外,会计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概念,出纳也是会计职位之一,从你提的问题来看,你所说的“会计”很明显是区别与“出纳”的“会计主管人员”或“其他专业会计”比如“材料、工资、成本”等专业核算岗位。 出纳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是“会计”中“事务型”人员,就是“跑腿”的人员,不过想干好会计从“跑腿”开始可以熟悉与银行、税务、财政及相关联系单位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常识是有帮助的!所以国家对会计中处于“主管”的位置有规定,主要是学历和从业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企业为了“保险”起见更是无端拔高了会计从业的门槛,希望你能够理解,假如老板与你有一定的了解或比较信任的程度的话,只要不忌讳法律法规对“回避”的规定可以直接跨越而当“会计”的。但是想干好“会计主管”最好有理论、有经验并熟悉工作能够指导、设计、分析财务状况为好。

是的。会计学专业的《经济法》范畴。

管理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专业的说,我们属于管理师。。。呵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