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所得税例题

feion1992024-07-25  0

1.是测试 减值的,是和摊余成本比实际利率也叫内含报酬率2.期初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0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50万元,冲减前期已经确认的预计负债而形成的递延资产50X0.25=12.5因为这50是当期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税法允许扣除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增加预计负债。又确认了10X0.25=2.5的递延资产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形成了的暂时性差异,本期又确认了10X0.25=2.5的递延资产期末预计负债,账面价值是80-50+10=40,计税基础是0,期末递延资产是40X0.25=103.会计按10年,税法按15年

200000是存货评估增值甲公司以公允价值入账,也就是存货按100万入,相应结转销售成本也是按100万,但计税基础为原乙公司的账面价值80万,所以这20万要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加回来。

这个意思是后期发生的费用额,资产最后不都是变成了费用吗,后期按税法规定可扣除的费用比会计上有所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不就是减少了。

打个比方。企业有一个100万的固定资产,分5年计提折旧,但是税法规定是分10年。假设本年税前利润为100万(假设这个里面还没有扣除折旧,扣除折旧之前才是正常的税前利润),除了上面影响之外没有其他暂时性差异。从会计角度上来说固定资产本年应当计提100/5=20万的折旧,但是税法上是100/10=10万的折旧。从会计角度上来说应当交100-20=80*25%=20万的所得税,但是站在税法角度上来说只能扣10万,所以要交100-10=90*25%=22.5万的所得税本年税法上多交税,这个多交是站在当期会计角度上来想的。假设到了第六年。其他条件不变会计上折旧已经提完了(分5年计提,第6年就计提完了)那么当年会计税前利润就是100再*25%=应当交25万的所得税,但是税法上仍然可以扣除10万的折旧,那么税法上是交100-10=90*25%=22.5万所得税,从会计角度上来看是应当多交税,但是现在少交了。所以是当时多交税,现在少交税,但是从总体来说税的金额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每年不一样,您再想一下,祝您学习愉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