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会计属于金融

feion1992024-07-25  0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主要包括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等。商品期货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种。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一般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核算1、开户存入保证金、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2、买卖商品期货、借、衍生工具——XX期货 投资收益——xx 贷:其他货币资金——xx3、发生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XX 贷:衍生工具——xx期货 这是亏损的、如果盈利就反向做。4、期货平仓 借、存出投资款 XXX 贷、衍生工具 XXX5、支付手续费 借、投资收益 XX 贷、存出投资款 XX

如此对照‚金融工具会计涉及的问题也就可以归为三块‚即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和金融工具披露。要理解金融工具确认‚有必要先了解会计上所讲的“确认”是指什么?简单地讲‚会计确认就是要想办法将已经发生的业务先记账‚记账之后再如何“过”到期末财务报表上去。但具体到某项金融工具业务时‚问题会变得复杂一些。比如‚某个企业今天签订了一项购买债券远期合同‚这个企业今天要记账吗?为何要记‚记作什么‚是作为一项资产‚还是一项负债‚还是一项其他什么会计要素?假定确认下来要记的会计要素‚接下来就该涉及记多少金额了(这已涉及计量了‚后面再讨论)。单就这个企业要不要记账这个问题‚人们就争议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今天签一项购买债券远期合同‚并不需要马上就支付购买债券的钱‚记账干什么?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只要成为债券远期合同的一方‚就有不可撤消的履约责任。因此‚会计上要反映出来。从会计原理上讲‚后一种意见是有道理的。但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多数人认为签订一项债券远期合同是不需要记账的。推而广之‚签订任何一项衍生工具合同‚也是可以不记账的。所以‚才有等到衍生工具要实际交割或提前结算时才发现‚衍生工具附着的各种风险才显现‚而往往到了这个时候‚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已经较大甚至巨大!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结论是显然的‚那就是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条件上出了问题。实际上‚金融工具确认还涉及对应的“另一端”‚即如何将记入账内的金融工具“剔除”出账或资产负债表。如果企业只是做一捶子买卖‚即卖出一项金融工具后就“两讫”了‚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如果不是这样呢?比如‚企业卖出一项贷款后‚同时又承诺附条件将其在未来某个时候按一定条件买回‚事情就又复杂了一些。随着结构化交易的不断推陈出新‚业务的复杂性还会增加。即将在我国开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涉及相当复杂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其实‚在讨论会计确认时必然要涉及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又指什么呢?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计量就是要做两件事‚即选一种“尺子”‚再使这把尺子来量东西。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表述‚就是要确定一种计量属性‚并用该属性来确定金额。显然‚(金融工具)计量可分为最初记账时的计量‚以及最初记账后再计量(比如期末计量)两种情形。从相对的意义上讲‚金融工具初始计量要简单一些‚难就难在后续计量。围绕后续计量的问题十分丰富。比如‚选什么计量属性‚是成本、摊余成本还是公允价值?如果选了摊余成本‚是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还是名义利率法摊余成本?如果选了公允价值‚那么两个会计期末之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到什么地方去?记作损益‚还是暂时“存在”权益中?再说‚如果选择了期末采用历史或摊余成本计量‚还会涉及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无论是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还是确定公允价值变动的“去处”‚或是复杂的金融资产减值‚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顺着金融工具计量再往深处考虑‚还有一个套期保值业务如何处理的问题。在如今多变的世界里‚金融工具风险是避不开的。面对这些风险‚金融工具会计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要说答案不难得到‚那就是充分反映。但如何去充分反映‚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探讨或尝试过不同的办法。由于套期保值业务涉及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因此有人认为应该将套期工具(通常是一些衍生工具)的价值变动先“挂”起来‚也就是会计上常说的“递延”‚等被套期项目哪天影响企业的损益时再“放”下来‚完全地记到损益中。这种想法比较容易让信守“配比”原则的人接受‚事实上较早的时候就写入美国相关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太过“配比”‚以致于让人产生“均衡”损益的疑问‚当然也不能全面、及时反映风险‚所传达的会计信息“可预测价值”要差一些。于是‚持这些观点的人觉得应该贯彻全面公允价值观点‚用公允价值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两个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直接在损益中“轧差”反映‚岂不很好!问题是‚现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接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所以套期会计就要“复杂地”存在下来‚要将套期保值业务分为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两类(境外净投资套期大抵归并到现金流量套期)‚并分别进行处理。披露是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想一下‚确认和计量的最终归属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要将确认和计量结果告诉那些有权获知会计信息的人‚这就是大概念意义上的披露。实际上‚在会计上有时将披露限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说明‚因此又常常将在表内的“披露”改称为列报。当列报和披露两个词同时出现时‚披露便成了小概念意义上的“披露”。

套期会计是指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在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专门性会计职业,套期指双方约定:在未来一个固定期限日后,以一个固定的利率买入,或卖出一定的金融产品(比如资金)。举个例子,假定某一项金融期货合约。在6个月后向购买方交割100W元的3个月存单,利率定为10%。即6个月后买方必须买进这100W,利为10%,卖方也必须卖给买方。套期是为了规避利率风险,但是也消除了买方或卖方的额外收益。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降低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来收获的农作物。套期保值就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类商品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或者通过构建不同的组合来避免未来价格变化带来损失的交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