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背诵资料

feion1992024-07-24  0

教师资格证中最让人头疼的科目就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内容多且难度大,下面汇总了教育知识与能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备考。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藏息相辅等。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3、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2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33、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包括: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实施时间最长)。

34、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3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6、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

3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3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对立观点。

3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0、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了解教资笔试的朋友应该知道,教资笔试一般有两门科目考试,当然中学是三门,每一门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非常多,这也让备考的人很苦恼。那么你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内容如何背诵记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目录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内容如何背诵记忆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的材料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内容如何背诵记忆1、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就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联想来加深对其在大脑中的印象,从而帮助回忆的方法。通常包含谐音联想和语义联想两种方法。①谐音联想将知识点中的一些字词的读音与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所接触的其他事物联想在一起,通常达到幽默或较为夸张的效果,以此来帮助记忆。例:终身教育的提出者为保罗?朗格朗。在记忆时,就想象提出终身教育的人就像走街串巷的货郎一样,每天嘴里念叨着“朗里格朗”。这样达到夸张幽默的效果,能让人物名更长久地被大脑认知。②语义联想从字面对知识点进行展开想象,以形成对知识点的固有形象。例: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中的希腊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区分。根据大家的普通认知,可以将希腊尝试与温文尔雅的女神进行关联,将斯巴达与刚勇威猛的勇士进行关联,以此来区分,希腊教育是重视培养政治家和商人的教育,而斯巴达是较为传统的军事教育。2、连句记忆法连句记忆法是指将要记的知识点通过编成一句话串起来,实现记忆的目的。这一记忆方法通常针对多个关联知识点需要同时记忆的情况。例: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曾经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理论。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将三中心的关键词穿成一句话:“教师拿着教材在课堂上上课”。这句话同时将三中心都涵盖在内,方便识记也不会搞混。与此相对的,杜威的新三中心也可以被加工为:“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经验”。3、首字连词法这个方法就是将要记的多个知识点中提取一个关键词穿成一句话,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记住多个知识点。例:20__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由于字数较多,用连句记忆法较为困难,那么可以尝试从每一个词中提取一个字组成:“关爱教为终”,其中的“爱”为两爱。4、分层记忆法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包含5小点以上的大知识点。这类知识点是我们记忆中很容易抵触的一种,因为多于4点以上的知识点通常接近大部分人的短时记忆容量边缘,需要较强的一直努力才能短时间内记忆下来。因此,针对这种多于四点以上的知识点,建议将小点进行分层记忆。例: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组织严密、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七点。如果逐个记忆很容易记住最后一个前面的都忘记了。因此,可以尝试将前三点划为“目的与内容”层次,中间三点划为“教学过程”层次,最后一点划为“课堂管理”层次。逐层攻破,最后将三个层次的内容合起来即可。<<<返回目录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一,综合素质。这科是三门课中最简单的一门课,建议复习时长半个月即可。基本配置:教材(不必需)+历年真题及解析(至少10套)+刷题软件。为什么说教材不必需呢?此科不难,重点在于考生对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及基本能力这几大模块的记忆程度,没有太多理解的地方,占分最大的是作文,通常多为议论文,这里给大家一个小诀窍:一定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写文章!!!平时多积累些名言警句、好词好句就可以了,类似你们的高考作文。且教资的教材都很厚,如果没有太多精力建议不用看。历年真题这个是必需!每年考试题型和知识点都差不多,刷上10套以上真题后认真看完解析,综合素质妥妥的90分(满分150分合格线90分,考试时会折合成满分120分则及格线70分)。为了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复习,弘才网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课程和题库可以很好地帮到大家。二,教育/保教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课是最难的!需要理解及背诵的知识特别多,建议复习周期一个月。基本配置:教材(可以替换成视频,必需!)+历年真题及解析(必需!)这本书要记忆的地方特别多,光靠司死记硬背完全不够,可以结合视频中老师所讲进行理解与巩固。因为幼儿、小学、中学的科二考试差别比较大,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三,学科知识与能力。这门课考察理解!会涉及到中学、高中、大学知识,需要多熟悉题型,拿起之前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复习周期一个月(可以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同步~)。基本配置:历年真题及解析(用来了解试卷结构和考试题型)+各学科视频(这科不建议看书,自己理解不够透彻)。注:中学教师资格证有科目三,包括:初级中学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科目;高级中学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各门课考察重点不一样,如果自己底子差,可以选一些副科。主科竞争大、不过相对找老师工作也更容易哦~<<<返回目录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的材料1、户籍所在地①考生本人户口本原件、复印件;②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复印件;③考生本人相关学历毕业证原件、复印件。(报考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还需提供技术资格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非全日制毕业生应提供学信网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学籍所在地①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复印件;②考生本人学生证和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或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四年级及以上学生,提供就读学校开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或提供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返回目录

关于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考点有以下这些: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的一个科目。笔试(WrittenTest)是一种与面试对应的测试,是考核应聘者学识水平的重要工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测量应聘人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的差异。

2、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职业习惯是一个职场人士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主动或被动的在工作过程中养成的工作习惯,也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