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重难点资料

feion1992024-07-24  3

小学教资只考两个科目,首先是我整理的科一的重点知识和备考策略:

科目一综合素质

1、教育观:材料中x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xx的相关要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定性(有没有践行xx)+理论+行为(材料)+总结(有/不利于学生的)。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允许学生的特长发展。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综上所述,关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2.学生观:材料中x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xx的相关要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xxx。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上所述,X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3.教师观:材料中x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xx的相关要求。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综上所述,X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4.职业道德:材料中x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xx的相关要求。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健康(4)教书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以身作则(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潜心钻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综上所述,x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其次是小学教资科目二的重点知识:

第一和第二模块是单选和简答这两种考查方式;第三模块和第六模块是单选和材料分析;第四模块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每年都会有的一道40分的教学设计题。第五模块教学实施主要考察的是单选题。可以看出: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几个模块的分值占比最高。

1. 单选题:出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教学实施这三个模块,要作为刷题的重点。

2. 简答题:主要从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模块中出题。其中教育基础基本占到简答题的一半,复习时着重从这些模块找简答题记忆。

3. 材料分析题:题目主要集中在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等较少的几个模块。

4. 教学设计题:主要涉及到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两个模块。考查方式和考点比较固定,备考相对容易。

小伙伴们一方面要二倍速的听听加强版课程,然后根据重难点的提纲,有针对性的备考。不要想着面面俱到,把基础分数先拿到。另一方面每天要坚持通过大量的刷题来巩固,每天各个模块至少坚持刷50到100道题。最后,祝成功!

【导读】无论是考幼儿教师资格证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不同类型考试都会考察一定的知识点,只是考察的侧重点和深度有所差异,这主要是不同学生人群决定的,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和教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就成为了考试的重中之重,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难点:幼儿园工作规程,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结构

《幼儿园工作规程》一共有十章,其中,总则是对规程宗旨、适用对象等做出了总体的规定,分则是对幼儿人园和编班、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的园舍、设备等的规定。

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主体内容解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96年颁布,它是一部专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的相关理念、细则、标准作全面阐述的法规。

(一)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与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1)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2)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二)幼儿园的管理体制

幼儿园的管理遵循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幼儿园按照编制标准设园长、副园长、教师、保育员、医务人员、事务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编制 参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劳动人事部制订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制定具体规定。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在举办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园工作。

班额标准有以下几种: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或6~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幼儿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人数酌减。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三)幼儿园的园舍、设备

(1)幼儿园应设活动室、盥洗室、保健室、办公用房和厨房,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单独设音乐室、游戏室、体育活动室和家长接待室。寄宿制幼儿园应设寝室、隔离室、浴室、洗衣间和教职工值班室等。

(2)幼儿园应配备适合幼儿特点的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具,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幼儿园的教具、玩具应有教育意义并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同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

(3)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并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应根据幼儿园特点,绿化、美化园地。

(四)幼儿园的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保证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而实施的各种措施。因而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卫生保健工作,包括科学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定期体检,进行疾病的防治和生活卫生常规的培养,加强体格锻炼,以及建立安全措施等一系列工作。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2)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

(3)提供营养膳食。

(4)健康检查防病。

(5)开展体格锻炼。

(五)幼儿保护规范

(1)尊重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幼儿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幼儿园不得使幼儿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3)幼儿园安排幼儿参加的社会、文化娱乐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4)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5)任何人不得在幼儿的活动室、寝室和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六)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培养其适应未来,适应终身教育的社会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精神、乐于助人等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个性品质,使他们今后能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做到自律自控、有责任感,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二是着眼近期目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主要在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关于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难点: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当然,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内容有很多,都是需要大家好好把握的,赶紧行动起来,加油进行考前冲刺复习吧!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