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师资格的考试要提前查看自己的报名是否符合要求(一)考生须符合我省报考条件要求,须本人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严禁委托他人或机构代替本人报名。(二) 提交报考信息前,考生务必确认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学历、照片等信息准确无误,考生在市州教育考试院尚未进行确认前,可对本人的报名信息进行修改,一旦通过确认,所有信息不得更改。(三)考生须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如违反上述要求,出现笔试报名信息错误、照片不符合要求或缺失等情况,导致无法正常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面试或教师资格无法认定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第二,认真备考笔试内容考试的内容: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第三,准备面试面试方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二)面试程序: 考生进场。考生持相应身份核验材料,按照规定时间到达面试考点指定的候考室。迟到 15 分钟,禁止考生进入候考室,面试成绩按照缺考处置。 身份核验。监考教师核验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等材料原件,以及面试考点、考试时段、报考学段与科目等信息,组织考生签名,宣读《面试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摘录)》和注意事项,提醒考生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面试。 分组抽签。监考教师按照考点安排,组织考生进行面试顺序抽签,登记考生抽签顺序号。维持候考室正常秩序。 面试环节。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抽题。按照考点安排和抽签顺序,考生持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抽题室,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经考生确认后,打印试题清单;进入模拟抽题系统第二步:备课(活动设计)。考生持准考证、试题清单、备课纸,由监考教师引导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 20 分钟;第三步:回答规定问题。考生持准考证、试题清单、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由监考教师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面试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2 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 分钟左右;第四步: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试讲过程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时间 10 分钟;第五步:答辩(陈述)。面试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 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陈述)。时间 5 分钟左右;第六步:评分。面试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和细则,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结果。小组评分情况应抄录于《面试评分表》,经主考官签字确认备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程序见《中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大纲》。
通过上面的考情分析,在综合素质上部分,由于关于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的考查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且需要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才可以拿到较高的分数,所以在这部分知识进行备考的时候,建议先理解再记忆并形成知识网络,且以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公正,新课改的教师观,97和08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的理解记忆为重点。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有一定的规律,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以建议有规律的结合题目进行专题性的复习,一方面加深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有意识的提高做题速度。而关于教育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的考查一般情况下只有选择题,且主要考查对知识的识记,所以建议平时结合真题按专题进行记忆,同时要注意区分相近,避免误区。在文化素养模块的复习,除了复习书目上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多浏览一些新闻资讯、地理、科教、历史、科技、生活常识等类型的电视节目、杂志、报刊,在平时休息时积累知识。【2014年下半年小学-综合素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考查,将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学校的作法( )A 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 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C 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 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点拨】本题所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提速个性创两全”。新课改中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指科目课时的均衡性。而该学校的行为违背了课时的均衡性,只重视智育教育,忽视了德美体育等的教育,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该学校行为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择D。在对综合素质下部分进行备考时,阅读理解重在解题方法和答题方法,以及习题练习,要注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速度和质量都要兼顾。逻辑思维重在解题技巧,此外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认真审清题干要求和选项内容,避免选成相反选项,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信息处理模块要注意结合Office2003办公软件结合备考书目内容进行操作练习,注意不同操作的效果,识记重要按钮的图标。写作是所占分值最多的一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不容易。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选用其它文体,建议选择议论文。因为通过技巧的学习和练习,议论文的水平很容易得到很大的提高。备考时需要学习议论文的立意和结构布局技巧,立意要注意结合职业理念等教育理论,结合教师职业,确保立意准确,结构布局合理。除此还需要学习论据书写,开头结尾书写的高分技巧。平时还需要积累不同主题的论据,模拟的时候注意卷面的整洁,书写以及用语的规范,注重写作质量和速度。【2015年下半年幼儿园-综合素质】4个杯子各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中只有一句真实,则可以确定的是( )A 所有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 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C 所有杯子中都不是酸性溶液 D 第三个杯子中是蒸馏水【点拨】本题属于真假话问题。关于真假话问题,重在找到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中必有一真一假。再结合其他条件进行推理,则可得出结果。本题中,只有一句话是真实的,且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的话是一对矛盾,其中必有一真一假,则第二个杯子和第三个杯子的话是假的,则可以确定第二杯子中不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中是蒸馏水,由此推出第四个杯子的话是真的,第一个杯子的话是假的,故选择D。在基础知识扎实了之后,需要做大量的题来巩固强化。除了专题练习外,还需要定期的整体模拟练习,把握自己的做题质量和速度,及时的查漏补缺,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做到灵活运用。在最后冲刺阶段,建议以实战模拟为主,感受考试情景,调节心态,把握好答题时间的分配,保证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万无一失,并补充学习中遗漏的知识点,顺利过线,进入面试。
科一:综合素质,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基本文化素养(历史、科学、文学、艺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处理、班主任工作规定)
好好备考,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三)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我他它(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