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模板

feion1992024-07-24  1

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题型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认____________ 等_____ 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____________ 等_____ 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 小组合作/ 讨论探究/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可选),品析重点段落/ 揣摩优美语句/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可选),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培养___________的情感/ 学会_____________ 的道理/ 养成______________ 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_____________ 等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____ 情感,培养_____________ 的感情。

题型二:请简要概本文文本特点

答题思路:

(1)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2) 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 的写作结构/ 写作顺序, 运用了_____________ 等写作手法。(写作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写作手法:人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3) 本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 简要概括内容),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的感情/ 教会学生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题型三:教学环节设计

1. 新课导入设计(三种主要导入方法可选)

(1)多媒体导入

①开课之初,利用课件/ 多媒体给学生展示/ 播放_____________ 的图片/ 视频/ 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观看/ 聆听。

②播放结束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展示/ 播放的图片/ 视频/ 音乐,大家有什么感受/ 大家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视听感受。

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点评,适时总结,并借此引出本课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2)生活实例导入

①开课之初,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 有没有经历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闻。

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点评,适时总结,并适时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和大家的见闻非常相像。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作者眼中,______________ 是什么样的。”引出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3)故事导入

①开课之初,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大家竖起耳朵仔细听……”(讲故事)

②故事讲完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听完老师讲的小故事,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 大家想到了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点评,适时总结,并借此引出本课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设计理由(通用版):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热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2. 整体感知设计

(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主要介绍了事物的哪些特点。

(2)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首先对×、× 等重点生字词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可以得出:____________。设计理由:整体感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扫清阅读障碍,为深入研究课文打好基础。

3. 深入研读设计

(1)写人记事类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①从______________ 描写中可以看出人物_____________ 的心情/ 可以看出×× 是个怎样的人?

②某句话/ 某个词/ 某个字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好在哪?

③你从本文学到了什么道理?/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写景状物类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

①在这一段/ 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②某个词/ 某个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③通过对×× 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 有什么样的感情?

设计理由: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

容,体会文章情感。

4. 拓展延伸设计

答题思路(选择两种方式即可):

(1)引导学生分角色/ 配乐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请学生运用文中的×× 手法/×× 词语造句,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交流。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 的看法或感受/ 通过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设计理由: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

学知识,升华情感。

5. 小结作业设计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2)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搜集/ 观看/ 整理和___________ 有关的资料/ 视频,下节课与其他同学交流。

设计理由:小结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开放性的作业,可以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巩固所学,开阔视野。

题型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纲要式板书

纲要式板书以文字表达为主,把教材内容纲目化,形成层次分明的板书样式。

(2)线索式板书

把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从属关系按照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用明确的线索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3)图解式板书

图解式板书是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画出不同的图形、图表,从而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把握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4)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是指利用表格结合文字组成的板书形式。它能把有关历史事件、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或相关项目整合在一起,其特点是形式简明、内容扼要,既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表格式板书适用性较强,可用于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

设计理由: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题型五:识字写字教学设计(请围绕“×”字设计教学过程)

答题思路(以偏旁归类法为例):

(1)利用板书或生字卡片出示汉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利用偏旁归类法帮助学生识记汉字。首先,把汉字“×”的部首去掉,在剩

余部分的基础上添加其他部首,如_____ 等,请学生辨认归类,借此积累汉字。

(3)教师对“×”字进行书写示范,边写边强调书写难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

进行模仿书写,并予以纠正和鼓励。

(4)指导学生进行组词/ 造句练习,以巩固对“×”字的印象。

图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图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资笔试丨小学科二资料大合集____(内含考情分析+备考指导+80分题目答题模板+必背50道考点),具体内容包括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答题技巧、必背考点等。

1、考情分析

小学科二主要以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教学设计四种题型来考查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

单选,一共20道题,每道题2分,总共40分;选择题比较分散,各个章节都有所涉及,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强化记忆。

简答,一共3道题,每道10分,总共30分;简答题一般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设置三道题目,大致为两道教育学、一道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材料分析题,一共2道,每道20分,总共40分;分析题一般来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各一道,常常围绕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德育、班级等模块进行考查。

教学设计题,从语数外音体美6个学科题目选1科作答,总共40分。

2、题型解读

小学科二共考察六大模块,分别是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第一、二模块主要以单选和简答形式考察,平时主要以刷题和背诵为主;三、六模块主要以单选和材料分析这两种方式考察;第四模块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每年必考40分教学设计题,除此之外,还可能会涉及到1、2道单选题;第五模块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

3、答题技巧

每道材料分析题设置两问,常见的考查形式是第一问考查某一教学情境或者教学行为的评价、特征或者原因分析;第二问考查相应的措施、方法及手段。教学设计题主要分为三问,通常第一问、第二问是10分,第三问是20分。个别年份稍有不同,但是总体分值不变。

4、必背考点

小学科二必背考点也包含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这几个模块里,比如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师德为先的基本内容、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心理健康的标准、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家校联系的基本要求、简述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