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真题

feion1992024-07-24  2

2020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交朋友-计算机组成》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小头爸爸出差使用计算机跟大头儿子进行视频通话的动画片,引导并提问学生:“生活中是如何与远在千里的家人朋友联系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通讯方式,如:书信、电话、计算机等,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通讯方式都很多样。教师联系本课内容,继续引导学生:有同学提到了用计算机进行通讯,平时使用接触的计算机,都了解多少呢?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课讲授

1.硬件

教师讲授计算机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并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硬件是躯体,软件是灵魂。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并对各部分进行相应的讲解,讲解过程中示意学生边听讲边结合眼前的计算机进行操作感受。“主机箱里安装着计算机的主板和其他零部件;显示器可以显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过程,也是计算机直接和我们用户沟通交流的第一渠道;键盘和鼠标相当于我们和计算机沟通的桥梁,用来操作计算机;传声器也叫麦克风、话筒,用来把声音传送到计算机里;音箱用来播放声音。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的游戏,以便更加牢记各个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3分钟时间,通过指向不同的部件,学生从前往后依次说出所指部件的名称。对于反应迅速、声音洪亮干脆、直接回答出来的学生给予思维敏捷、听课认真等教学评价。

在讲解了外部组成部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图片和文字的提示,更加详细地介绍主机箱和CPU,并请学生上前帮忙,师生共同完成主机箱的拆卸工作,带领学生看一看主机箱内的部件。学生会看到主机箱内的风扇、主板、电源等部件。教师此时提出问题:“那计算机为什么也叫电脑呢?哪里起到了‘脑’的作用呢?”教师引导学生以信息技术学习小组为单位,3分钟的时间,组内讨论一下此问题。讨论结束后,预设学生代表可能会回答出【是因为CPU的原因】。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的已经要接近正确答案了。随后向学生进行补充介绍:在小风扇下面还有一块小小的硬件设备就是CPU。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CPU的图片,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介绍CPU的两大生产厂家英特尔和AMD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CPU的发展跟计算机的性能是息息相关的。

2.软件

教师在讲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之后,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计算机只有硬件,还能够进行使用吗?”预设学生会异口同声说出不能,教师顺势提出软件的概念: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桥梁,是计算机的灵魂。教师讲授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二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结合教材的提示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讨论了解都有哪些系统软件,又知道哪些应用软件?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解答和引导。预设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计算机不多,还不是很清晰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所以他们可能会联系手机说出。【安卓或者IOS这些手机系统软件】对于回答积极的同学,教师也将给予对生活细节观察仔细、见多识广等教学评价。而对于应用软件,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预设学生可能说出。【微信、QQ、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等】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一些计算机系统软件如Window XP、Window 7等,并在多媒体展示Window 7的界面,引导学生更好了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系统软件为应用软件提供平台。随后提示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分别感受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操作。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组成之后,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的硬件图片,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确说出硬件的名称,就是赢得比赛。在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的名称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提问学生学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进行补充,提出计算机的工具性,建议学生应合理使用计算机。

作业:展开合理想象,未来的计算机将会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影响CPU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字长:CPU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字长都是2的若干次方,如32、64等。CPU字长标志着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字长越长,运算精确度越高,速度越快。

(2)主频:CPU内核运行时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单位为MHz。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越快。

(3)核数:一块CPU上面能处理数据的芯片组的数量,如双核技术、四核技术等。核数越多,数据处理能力越强大。

(4)缓存: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 Cache),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概率。

2.鼠标都有哪些分类?

【参考答案】

鼠标有很多分类方式,按键数可以分为单键鼠标、多键鼠标;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光机鼠标与光电鼠标;

按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有线鼠标、无线鼠标。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2017年6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 )。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D.《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

2.2016年12月21日,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式推出,某第三方支,用户发、抢红包必须满足地理位置定位及实景扫描两个条件,实景红包相比传统的红包,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这个功能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多媒体技术 B.机器翻译技术 C.增强现实技术 D.语音识别技术

3.程序流程图如图所示,在运行时依次输入3,-7,2,所得的结果是( )。

A.-7 B.-2 C.3 D.5

4.Word 2010我文档,若出现:“第X页 第Y页”页码格式效果,应使用的选项卡的名称是( )。

A.插入 B.引用 C.开始 D.页面布局

5.缺

6.据新华社电,2017年9月19日农业银行正式推出ATM“刷脸取款”,用户点击界面的“刷脸取款”后,ATM机开始人脸识别,接着根据界面的提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不到20秒,就可以成功取款了。这个功能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多媒体技术 B.机器翻译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模式识别技术

7.李明在统计某月份商品价格时,平均价格一栏的计算结果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可能的原因是( )。

A.平均函数的函数名错误B.平均函数的数据区域不正确C.单元格区域B2:D2中的数值为左对齐D.单元格区域B2:D2中的数值为文本

8.缺

9.用Photoshop制作一张图片,其效果和相应的图层面板如图9所示,郁金香图层的部分内容透过键盘图层显示出来,实现该效果需要( )。

图暂无

A.隐藏图层 B.使用图层蒙版

C.使用魔棒工具 D.调整图层不透明度

10.李明在统计某月份商品价格时,平均价格一栏的计算结果出现如图10所示的错误,可能的原因是( )。

A.平均函数的函数名错误

B.平均函数的数据区域不正确

C.单元格区域B2:D2中的数值为左对齐

D.单元格区域B2:D2的格式设置为“文本”

11-12缺

14.将十六进制10A.C转换成二进制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100001010.11 B.10101010.11

C.101010101100 D.1000010101100

15.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设备的是( )。

A.网卡 B.交换机

C.路由器 D.中继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根据以下图片内容判断其属于操作系统的哪种文件目录管理方式,并简述该方式的优点。

图片暂无

17.为了传输文件方便,小光用直连的方式将做好的双绞线直接接在安装了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的网卡上,结果发现两台计算机没有连通,不能传输文件,请帮助小光从硬件连接和软件配置两方面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各列举2个原因)。

18.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特质的同学分组。请简要回答异质分组的“异”指的是什么,这样分组的好处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9.案例:

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整节课涉及的操作技能,蒋老师和秦老师采用了两种不同方法:

蒋老师鼓励同学把其中的关键步骤串编成小口诀进行总结,同学们积极踊跃,兴致盎然,有一组同学串编的口诀朗朗上口“插入按钮点进来,相应文件迅捷按,选中目标点确定,画面声小音齐并茂”,这样,同学们非常清晰地记住了播入声音,图片、视频的关键步骤。

秦老师则展示了一张图表请同学们完成,如图所示:同样,对于操作步骤,同学们也掌握得非常扎实。

表1插入图片、声音、视频步骤。

①点击“插入”菜单→②→③→④点击“插入”按钮,随后蒋老师和秦老师再检查同学们提交的自拟主体多媒体作品时,发现很多作品存在页面布局不合理,插入图片与主题不相关等问题。

课后,两位老师交流了学生作品情况后,开始对教学进行反思,他们对各自使用的总结方法给予了肯定,但看到学生作品问题都觉得本节课教学有待改进。

(1)这两个教学片段属于课堂教学的什么环节?分别说说蒋老师与秦老师的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针对学生作品的问题请你给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20.在“WPS 演示文档”单元的学习中,“插入图形”是其中的重要一课。王老师采用“古诗配画”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同学们完成一首古诗的录入,并配上相应插图,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三个学习任务,王老师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进行一次“自我追问”;三个任务完成后,再进行“整体性反问”,如表所示。同学们完成作品后,王老师展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和有待改进的作品的修改建议,最后帮助同学们对知识要点与学习过程进行梳理。

(1)同学们的“自我追问”与王老师展示作品属于何种评价,分别对教学起到什么作用?

(2)对比同学们的“自我追问”,请说明“整体性反问”的目的是什么?

四、教学设计题(35分)

21.①随着因特网和手机的普及,电子邮件、QQ、微博等软件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的交流方式。②本节课涉及的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网络交流》一节,内容包括电子邮件、在线及时交流、网络新媒介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学生正确书写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掌握因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方法;体会QQ在群体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且大多数有QQ聊天经历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用时:1课时(45分钟)

(1)编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利用QQ在线交流工具所具有的群聊共享文件等群功能,设计小组在线合作学习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众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

D.《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

2.2016年12月21日,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式推出“实景红包”,如图1所示。用户在发、抢红包时,需要同时满足地理位置定位和实景扫描两个条件,相比既有的红包形式,增强了互动性和趣味性。这个功能采用的主要技术属于( )。

图1

A.多媒体技术 B.机器翻译技术

C.增强现实技术 D.语音识别技术

3.通过某电子地图软件查询到的信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乘102路转320路的行驶里程最短

B.起止地址是从清华大学西门到北京南站

C.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所用时间最短

D.北京南站到清华大学西门最近的距离是20.5公里

4.在我文档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使用“分节符”在同一文档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页眉或页脚。图3是Word 2010中部分选项卡截图,设置“分节符”应该使用( )选项卡。

图3

A.开始 B.插入

C.页面布局 D.视图

5.下列有线介质中,用于计算机网络且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的是( )。

6.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9月19日电,中国农业银行宣布全面推广ATM“刷脸取款”,其界面如图4所示。客户只需要点击“刷脸取款”,ATM机会进行人脸识别,客户按照ATM取款机语音提示操作,大约20秒的时间,就成功实现取款。该功能主要运用了( )。

图4

A.多媒体技术 B.机器翻译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模式识别技术

7.缺

8.李老师利用某软件录制微课声音过程中,轻咳了一下,其音频形如图7所示。据此推断,“轻咳”声的位置在( )。

图7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9.统计某月份商品平均价格的计算方法如图8所示。将E2单元格的公式移动到E3单元格,则E3单元格的公式是( )。

图8

A.AVERAGE(B2:D2) B.=AVERAGE(B2:D2)

C.AVERAGE(C2:D2) D.=AVERAGE(B3:D3)

10.某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若运行时分别输入5,1,-2,则运行结果是( )。

图9

A.-1 B.2

C.4 D.5

11.若在无符号二进制整数1010后面加上3个0,形成一个新的二进制整数1010000,则新数值是原来数值的( )。

A.8倍 B.16倍

C100倍 D.1000倍

12.有一个“movie.mp4”视频文件,其帧宽度是640像素,帧高度是480像素。图10所示是一段HTML5代码,在支持HTML5的浏览器中浏览该段代码,显示的视频内容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

A.宽320像素,高240像素

B.宽320像素,高320像素

C.宽320像素,高480像素

D.宽640像素,高480像素

13.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

A.菱形 B.矩形

C.椭圆形 D.三角形

14-15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在图13所示的三组接口插头中,哪一组是USB Type-C接口?USB Type-C接口有什么特点?

17.看流程图写程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7),C(-2,5)。根据坐标写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程序。

18.李老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小组评价环节,由各小组出一位同学展示本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请简要回答小组评价环节的优点。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9.下面是姜老师在教学《枚举算法》一课时的片段。

片段一:

姜老师:老师曾经给Word文档设置了一个由5位数字组成的密码,但我只记得其中3位,中间两位不记得了,就像这样(大屏幕出示“25□□1”)。今天,就请大家帮我找回密码。

随后,大屏幕出示:

姜老师:如果密码程序允许我们有无限次尝试密码的机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从25001开始依次常识可能的密码值?25001,然后是25011,25012……将中间缺失的数值看作一个变量,如果密码值是n,那么n-25001+j*10,变量j从00到99依次变化,每变化一次就判断一下是否符合这两个条件,符合条件的就是我们要找的密码,这就是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大屏幕出示:总结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片段二:

姜老师:现在问题就转换为求n的值。n应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根据我们之前学的除余运算,我们知道第一个条件是n mod 17 = 1 or n mod 53 = 0,另一个条件呢?怎么表达?大家先看下这个问题(大屏幕出示题目)

姜老师:联想这个题目中的表达式,判断n是否是完全平方数的条件表达式应该怎么写?注意观察int求整函数的应用。

在姜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逐渐写出了判断n是否为完全平方数的判断条件。

问题:

(1)片段一种姜老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结合片段一种姜老师的做法,分析姜老师应该如何总结枚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请分析片段二中姜老师设计这道单选题的意图。

20.缺

四、教学设计题(35分)

21.《初识IP地址》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IP地址概念、格式以及分类,能够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的最大主机数,知道IP地址管理方法。

教学准备:李老师为本课创建《初识IP地址》微信公众号,主要包括“掌上学习”“课堂测试”“拓展资料”三个子菜单,“掌上学习”功能包括IP地址概念文字材料;②IP地址格式讲解视频;③IP地址分类的图文解析;④IP地址管理的视频。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学习

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图17,请帮助李老师为“课堂测试”中三类题型各编一道测试题,要求每道测试题针对不同知识点。

(2)根据图18中给出的4个学习资源,为学生设计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