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行测真题

feion1992024-07-24  0

逻辑推理题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虽然只有两道题,但一直是咱们综合素质的难点,因为涉及行测的内容,一直以来丢分都十分严重。现就逻辑推理的两题跟大家讲一讲如何拿到这四分。幼儿园和小学的两题相对来说,难度会小些,近两年来难度有提高,中学的一直以来都比较难。在这里主要说一下我们常考的几种题型,如下题:“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_____。A: 张老师没参加培训B: 张老师参加了培训C: 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D: 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遇到这样的题,我们先来搞明白“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且前件“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是一个联言命题。根据题干可知,李老师没参加培训,则张老师肯定没参加培训;但张老师没参加培训,则不一定是李老师没参加培训,也可能是刘老师没参加培训,所以若要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则前提是不仅是张老师没参加培训,而且刘老师参加培训了,所以C项正确。故本题选C。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互为矛盾的命题,如下题:糖果游戏中,桌子上放着黄绿蓝红色四只盒子。黄盒子上写着:糖果不在蓝盒子;绿盒子上写着:糖果在红盒或者黄盒里;蓝盒子上写着:糖果在此盒里;红盒子上写着:糖果在绿盒子里。如果只有一个盒子放了糖果,并且只有一个盒子上写的是真话,则装了糖果的盒子是_____。A: 黄盒子B: 绿盒子C: 蓝盒子D: 红盒子在题干中我们明确发现黄盒子和蓝盒子说的话互为矛盾,所以答案肯定就在这,因为我们说过矛盾肯定一真一假,所以遇到这样的题目要注意题干。如果黄盒子为真,则绿盒子和红盒子必有一真,与题干矛盾,故蓝盒子为真,答案选C。最麻烦的充分、必要及矛盾,其实大家熟记原则就可以,教师资格考试里面“只有·······才”是必要,“并非”是矛盾,基本上历年的题都是这样的。其他的没有告诉的,大部分都是充分。同时,大家还要熟记几组矛盾命题,比如或与且,所有与有些,在什么情况下互为矛盾等等。其实,逻辑推理题只要大家掌握好方法,熟知技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题型,希望以上能帮助大家拿下逻辑推理题。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在于招录部门、组织部门、题型数量及难度、招考范围等!国考和省考的公共考试科目都一样,都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并且题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题型的分值分布以及命题组织模式两者。

其次,国考和省考的题型虽然相同,但是难度却不一样,省考相对简单一些,国考竞争很大,并且难度也较高。

两类考试行测题型及分值分布

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2.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4.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5.判断推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省考(省度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数量关系: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语理解: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资料分析: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省考一般是以国考为风向标,虽然有一些相同点,但是国考相对来说还是比省考难一些,尤其是在考题的难度上有差别。国考相对省考难度更大一点,首先表现在题量方面,大多省考行测试卷120道题目,而国考会有135道题。申论方面国考试卷分为副省和市地两套卷,对于考生而言,答题要求也是不一样,相对字数要求也会更高。

做过国考和省考试题的同学就会发现省考相对于国考来说,简单一些,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大家不用害怕,国考有逐渐变容易的趋势,这相对也算是一个比较欣慰的地方。从考试难度来看,行测方面国考比省考难度大,在考试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国考的题目更多,同一种题目国考也是难度更大,变化更多,但是比省考命题更加规矩,更加标准。

在申论方面,国考比省考材料字数更多,类型更复杂,阅读难度更大,题型也更灵活,题量更大,一般来说,国考分数会比省考低5-8分左右,也就是说国考申论的60分就相当于省考的65分左右。

对于国考来说,行测试题省部级135道题,地市130道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材料字数一般在8000字左右。对于省考来说,一般行测题量为125道,申论材料的字数大概在6000字左右,难易程度一眼明了。

从试题难度方面分析,国考整体难度比省考大,在笔试和面试方面,国家公务员的笔试面试难度相对较大,面试难度相对较小,而大部分省考则相反,笔试难度较小,面试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从近几年的试题难度来看,各省联考公务员的难度在逐渐增大,有向国考靠拢的趋势。

但实际上,很多同学省考没考上,然后参加国考,反而进面试了。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国考虽然竞争人数多,但是限制条件也多。只要你符合报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比一些省考职位还容易考得上。同时国考的工资待遇比省考也要高一些,晋升空间也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加油!

以上就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国考和省考难度相应的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笔试考试内容不同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1.考试科目

“国考”在笔试科目上要比“省考”多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以及中职专业课笔试科目考两科;而中学、高中、中职文化课则需要考三科,最后一科是学科知识。“省考”则一般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两个科目(根据非统考省份的自行安排)。“国考”则把教育学和心理学整改到科目二考试上。最终想拿到教师资格证必须在笔试通过的基础上,参加面试,通过面试后方可取得教师资格证。

全国统考地区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如下:

2.考试内容(教材)

“国考”的教师资格考试没有指定的教材,只是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上明确给出了每个科目考试的考试大纲和要求。而“省考”的话一般会根据各省份自己指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参考教材。

3.成绩的有效期和范围

“国考”的笔试成绩单科保留两年,在两内可以换同等级别的学科,或者只需要考未通过的学科即可。成绩合格证明保留三年,在三年内要认定。否则过了时间要重新考笔试和面试。

“省考”的成绩有效期一般是长期有效的,而且成绩也一般只能在本省使用,适不适合别的省份,那就要看是否满足其他省份的要求。但是“国考”的笔试成绩是全国通用的。

4.证书使用范围

二者虽然有些区别,但是最终取得的教师资格是全国通用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省考”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也有的个别地方不承认,还是要看当地的要求!!

所以说,“国考”和“省考”的区别只是在笔试考试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是拿到的证书是一样的,都可以全国通用!但是既然已经施行了“国考”政策,相信不久非统考的省份也会纳入到“国考”之中。

在备考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科目主要包含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及其写作题。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时发现大家对于写作似乎都有着一种担心和畏惧。有的同学会说“我从小就怕写作文了,有写作真的不会啊”“我高中毕业后就没接触写作,真的词穷了”“说起写作我的头脑一片空白啊”……不论你属于哪一种,切记学习重在方法,只要你用心掌握教师资格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写作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写作中审题立意是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审题立意过程中常用两种主要的方法:关键词关键词分析法和主体分析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关键词分析法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找出材料所属关键词,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汇总,总结关键词信息。其次,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其引申的含义。最后,得出中心观点,总结中心观点确定总论点。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

过了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幼儿园)】

思路分析:(一)关键词:听、看、做

(二)关键词内涵:听、见属于认知;做属于体验、实践;可以获得学知,要先

听闻、观察;但最重要是实践、体验。

(三)确定立意:重于实践

二、主体分析法

在分析材料立意中,主体分析法适用于,有人物叙述的材料中,首先,找主体人物;其次,对应材料看人物的做法是什么;再次分析其这么做有什么目的;最后引申含义获得分论点。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

讲信用,要忠于国家……而父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又常常看书。爱子心切的母亲终于

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父亲意味深

长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

言流畅。不少于800字。【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

思路分析: (一)找主体:父母、儿子;

(二)做法: 母亲:苦口婆心;父亲:看书、办公

(三)目的:教育儿子

(四)引申义,确定论点:身教重于言传

以上是关于写作中确定立意部分的思路总结,希望大家能都受益。

作文怎样才能学好

步骤/方法

先起一个引人注目的题目,想必大家都看过《柯南》,题目就像一个悬疑片一样,使人对这个题目引起好奇。

1. 开头就要像凤凰头一样,小巧而又精致。如有写作提示的话,可摘抄一段。因为写作提示一般写的十分精致,有蕴意。可写为小巧的排比句。如要写以前事情,建议后面添一句“记忆又陷入了时光隧道”等句式。

2. 中间就要像猪肚一样充实。要描写得有细节。写事时,可使用四种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穿插写作。一般使用语言、心理多些,可以把事情描写细致。写人作文时把具体事例,最能表现出人物的品质,具体事例又称“典型事例”。写景时,按照顺序描写,不必把每个景物都描写到极为细致,可有细有略。可以把景物使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得活灵活现。写想象作文非常好些,如幻想未来,就把一些想象到的先进的仪器写入作文。

3. 文尾就要像豹尾一样,短而有力。按照事情的结果,拓展思维。万万不可贴不合的标签,不然的话开头写的再好,文尾都会把作文的等级拉下水。

注意事项

• 不要写错字。

• 不要跑题。

“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养育人。滴滴汗水花上浇,喜看来日满园春。”每当这似光明的心曲,坐落在我的心田时,总让我想起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六年过去了,我们由一棵棵幼苗已长成棵棵树苗,在这之间数不知有多少‘汗水’洒在了我们身上,虽然‘汗水’是苦涩的,但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无私的温暖。这就是“师爱“吗?

冬天的傍晚,当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边的树叶时,教室里却无声无息地闪烁着灯光,只听,一种沉稳而又亲切的声音在回荡,这是我们黄老师在给我们补习哩!说是补习,还不说是集体训练,离期末考试的距离越来越近,班级的气氛也紧张起来,老师在课堂上指指画画,嗓子不免有些沙哑。我多们希望能早点放学,可老师仍在有声有色的讲着课,我不得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心中想着,我们一定要靠一个好成绩回报老师,不只我一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夏天,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时,黄老师仍坐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颗颗流在了老师的脸颊上,我们不免为老师担心。我们纹丝不动地听着课,头上吹着电风扇,与老师相比我们就好得多了!我们不得不对老师肃然起敬了!

黄老师常对我们说要孝敬父母,父母把一身的心血全部投入到了我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啊!好好学习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呀!这一句句平凡的话语似也包含着对我们的期望,那双深情的眼睛如同深深的潭水,那么饱含深情,虽然是近视眼,但透过眼睛看到的却是纯美的心灵。

这每一句话,不都包含着师爱这个词吗?在我的字典中这种光芒、温暖的词,总是炽热热的,同时也寄托着希望的翅膀……

按题目要求。没有要求的话,一般写成申论就很好;至少得是议论文,一般的议论文也可以,就像高中时候经常写的那样。

申论考试与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考试性质都是对公职人员进行招考的选拔性考试;

2.试题的类型,都属于主观性试题,试题命制都是旨在对应考者的能力进行考察——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考试形式都是闭卷考试,且采用笔试形式,各地考试的分值都以满分100分为主流;

4.备考素材都应以真题为主,需要进行大量的真题演练;

5.综合应用能力中的案例分析题及作文题和申论试题的相同之处——都会提供给定资料,且材料对答案都是有所限定的;作答步骤都是先理解、分析材料,再按要求进行作答;作文题都是议论文写作。

事业编制考试和教师编制考试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1、从两者的范围上说,事业编制考试的范围更大,它指的是一个地区所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考试,包括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等。事业单位的招考比较随意,各个城市出的题目都有很多差别。

2、事业单位招考,就有两张卷子,一张是专业考试卷,上面都是专业题目,另一张就类似申论和行测的混合卷,因为上面既有两道时事政治题,需要你写大篇的评论,也有很多道小题,就像行测中的逻辑判断等,当然,有的地方的事业单位招考直接就用公务员考试的题型,一门申论,一门行测,所以综合一下,我建议你多看申论的辅导书,另外,要多做一些行测题,这两门都关注一下,说不准在考试的时候,底气就会足很多。

做为一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子民,有什么办法,知道A类公务员考试中还有一个申论考试呢,全是作文,更难啊,但是文字的好处就是表达记录和创造意境和思想等等,文字可以使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表达他得想法,而不受环境的影响,可以记录你的思想和创造,老师要做作文是一种让你步入社会前的锻炼,最起码以后想追求谁,实在不好意思直接表达还可以写情书啊!不要笑!不要觉得写情书过时老土了!想打动一个人,用的全是思想啊,不是虚词,更何况是当今社会,写作就要有一种使人想阅读下去的冲动才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