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feion1992024-07-24  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三、出处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二、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气候有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地势有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有关。

故选项B符合题意。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朝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气候有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地势有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有关.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更上一层楼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