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师资格证往年真题

feion1992024-07-24  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师说》

[答案]B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是:

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 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A. 道德情感不深 B. 道德意志不强 C. 道德认识不足 D. 道德自律不够

[答案]C

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A.1982年 B. 1986年

C. 2000年 D. 2006年

[答案]B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答案]B

6、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

A.显性观察 B.参与性观察 C.隐性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答案]D

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立即打开门窗,给房间通风;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提供

8、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答案]D

9、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B

10、小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之后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学习

[答案]B

11、 儿童 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 心理学 家是()

A.罗杰斯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佛洛伊德

[答案]B

12、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主要属( )

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

[答案]C

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

A. 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A

14、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15、张老师对《匆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将“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作为教学目标这一。该目标属于( )。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答案]D

16、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 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螺旋式组织

[答案]B

1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

A.教材 B. 教案 C. 教参 D.教科书

[答案]A

18、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 陶冶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答案]C

19、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 )。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个体差异评价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答案]D

20、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答案要点]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22、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要点]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23、简述《 小学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答案要点]

1.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则、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师德为先。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因材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

3.能力为重。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终身学习。终生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要不断反思学习完善和充实自己。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24、材料:

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 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理想的现象?(10分)

(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10分)

25、材料: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

问题:

(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10分)

(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试可按照所学专业放心,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前部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四年级写作课“说说心里话”的教学内容

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理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看;对邻居叔叔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家真诚的帮助;对小伙伴说,我们不在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句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在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材料二 某小学生写作

我很想变成爸爸,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爸爸的话,生气就可以随便打儿子或者打女儿,他们都不可以还手,不然他会被说不尊敬长辈,而且天天穿西装穿皮鞋多帅啊!如果上班当了领导就好了,可以叫别人做这个做那个,那种感觉可真爽呀,如果儿子求我帮他买玩具可以傲慢的说不买,他会一直要求我帮他买的时候他才会停下来求我,当爸爸好处真多啊!我再告诉当爸爸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便买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儿子的话什么都不可以买。咦!我想到了还可以当妈妈,我们家爸爸最怕妈妈。不过,我还是很想当爸爸。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认为:

(1)设计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15分)

(2)分析学生完成该写作内容的难点(15分)

(3)为上述学生的习作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语。(10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图片暂缺

请根据伤处材料完成下列任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1)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10分)

(2)若知道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图片暂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脚杯内测传球

动作方法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成45度,支撑脚以脚掌外侧着地,踏在球的后侧方20~25厘米处,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烧香支撑腿一侧倾斜,支撑脚着地的同事,踢球退以膝关节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成弧线向前摆动,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向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尖稍外转、指向斜下方,脚面绷直,脚趾紧扣,用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脚杯内侧传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脚杯内侧传球的练习方式并说明理由。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巧用瓶盖

小小瓶盖别丢掉,排列组合多巧妙。

妙用以后就知道,变废为美真美妙。

图片暂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排列组合”?(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环节的教学活动病说明理由。(20分)

我把近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给你各发一篇 :希望对你有用,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历年真题推荐你到育德安徽培训网看看,那里比较详细,呵呵,别忘给我加分哦。北京2010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  1.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  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  3.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的效度  4.知识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  5.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垂直迁移  6.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他律水平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解释是因人而异的  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独立三类目标结构  10.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二、填空  20.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  2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答:此判断错误,本能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答:此判断正确,准确的定向是模仿的必要条件  23.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答:此判断错误,有些假设是不能有直接检验的方式进行的,  24.价值辨析观点是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答:此判断错误,恰恰相反,价值辨析观点不关注价值本身,而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四、简答  2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七点:  (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  2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从人的一生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重叠渐进à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27.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 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模象即是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就是对事物的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根据需要突出本质;突破局限提高直观效果  局限:可能与实际脱节,应该与相关实物直观相结合  28.简述心理学健康的标准  答:  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 自我调控能力。  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 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  熟悉教材: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  了解学生:因人而异的设置问题情境  贯彻始终:讲清重点、理清脉络、留下悬疑。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和教师反馈。  多使用“双向反馈”:教师à学生à教师  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多于批评,因人而异。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  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对成败进行归因  30.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答:元认知策略包括:(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具体运用如下:  1.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指的是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在学习开始之前应该在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恰当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执行。  2.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调节策略通常和监视策略共同使用。北京2010年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2.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3.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4.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专业化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专业化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A.费勒 B.费斯勒  C.爱默生 D. 卡罗尔  5.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6.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7.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 要解来《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9. 美国心理学孟碌认为模仿心里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里说抹杀了教育的  A. 遗传性 B.自然醒  C.目的性 D.获得性  10.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2在欧洲封建社会有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4.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育人模式和历史传统  15.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育相长(必考题)  16.义务教育制度最基本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17.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18合并数门相邻的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称做广域课程  19.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20.班主任确立班级目标要注意渐进、有恒和多样(必考题)

深圳有考对外汉语的,就是更专业的去教老外中文的,具体的在网上找找,有个叫IMCPI的,朋友是英语专业的刚考取这个证书,现在在兼职教老外学习汉语。也许对你的答案没有帮助,不过你也可以考虑学多一门技能。

《刺客知识库分享之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