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
(一)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里很多想考教师资格证的人可能会把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重点就是难点,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顾名思义,重难点是对于材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当然有时候两者可能会有交集甚至相同。
(二)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材料的重点可以根据课题分析法,也就说根据材料的标题所体现的内容一定是重点。难点可以根据学情分析法,就是按照自己的现有水平,看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方法答题。
(三)多做题,背诵知识,吃透材料,理解按照相关材料的理论形式的答题,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掌握如何答题更为准确的思路。
拓展资料:
1、材料报考:
(1)考生现场审核时,均须递交考生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学历原件和复印件。
(2)人事档案在我省,但户籍不在我省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考生,须补充递交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还应出具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的证书原件、复印件。
2、 现场审核确认:
(1)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须持报考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审核确认。
(2)考生现场要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遵守考试纪律,违反考试纪律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接受考试机构的处理。
3. 打印准考证:考生按要求办理完报名审核和缴费手续后,可在网上查询报名是否成功。报名成功的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报名网上下载并打印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4. 特别提醒:
(1)考生须本人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对本人所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准确性负责。禁止培训机构或学校团体替代考生报名,如有违反而造成信息有误,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考生(含以前参加过国家统考笔试的考生)报名前需要重新进行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上传个人照片,重新注册操作不影响考生已获得的笔试和面试成绩。
(3)考生如忘记密码可通过报名系统提示操作,报名系统将把新的密码通过短信发送到考生报名时所填报的手机上。手机短信为考生重新获取密码的重要途径,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期间,请考生不要更换手机号码。
(4)提醒考生注意:确认点不一定是考试地点,考生需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的流程如下:1、候考。考生持本人《准考证》及符合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测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完成身份核验。2、抽题。考生进入抽题室,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抽取面试试题(幼儿园类别可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打印面试试题清单。3、备课。考生携带准考证、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共20分钟。4、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面试考官通过面试测评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告知考生问题并要求考生开始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5、试讲 / 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演示),时间10分钟。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等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左右。7、离场 / 评分。考生将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呈交面试考官,及时离开面试室。考官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
小学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有如下: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其表现为: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表现为: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4、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5、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考专业素养和教风姿态的一个考察。其中也会考教学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