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就是《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教师的职业理念、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这四个部分又可以细化为更多知识。
1、教师的职业理念
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师观,这三个方面是高频考点,常以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以教育观为例,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包括: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
2、教育的法律法规
这一部分也就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保护两块,包含了现下执行的教育法律法规,这一部分主要以客观题结合案例考察大家,因为内容多,所以跟着讲解视频学习效果比较好,而且要多做题练习。
3、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这个方面是分阶段的,即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等,具体的考试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等,在考题上也主要以案例分析题出题目,需要大家熟练背诵。
4、文化素养与基本能力
这一部分就包括各种文化历史常识、逻辑思维和计算机知识,文化素养一般会考8个左右选择题,需要大家平时多注重积累,逻辑思维和计算机知识一般就最后两道选择题,很简单。
除此以外,科目一考试除了考选择题、主观题,最后还有一道大作文,需要写到1000字左右,大家在考试时需要注意时间上的分配。
小学教资科目一考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1、教师职业理念:(三个观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育观(即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两独一发”: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观(现代新型教师观/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践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小学教资考试的科目一是综合素质。科目一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需要重点学习的有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基本能力这三个章节。材料分析题考查的内容,每年往往会从学生观(两独一发))、教师观(学习过人)、教学观(保研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中抽两个来考,备考时要重点学习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总结答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