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历年真题

feion1992024-07-24  0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眼中之竹”“胸中之竹”…… A.艺术起源 B.艺术创作 C.艺术鉴赏 D.艺术总结 2.图片《玄秘塔碑》字帖,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D.赵孟頫 3.《朝元仙仗图》描绘的…… A.道教场景 B.佛教场景 C.? D.历代功臣 4.下列哪位是19世纪…… A.德拉克罗瓦 B.安格尔 C.德加 D.库尔贝 5.图片《思想者》,是谁的…… 6.下列关于“帕特农神庙…… A.供奉雅典娜女神 B.现位于希腊共和国 C.建于罗马时期 D.采用多利亚柱式 7.图片(一幅花卉图),采用了哪种…… A.? B.?粉 C.写意 D.白描 8.学生作业让其他老师…… 9.下列哪个属于四…… A.造型·表现 B.设计·表现 C.(?书法·篆刻) D.(?设计·综合) 10.下列选项中哪个……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 C.知识与思想 D.知识与思想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用线条勾勒罗中立的《父亲》构图样式,主体形象,…… 2.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划分的…… 3.以《服装设计》一课为例,请简述…… 4.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材料:王老师开发了一节新课“撕纸拼贴”,想培养…… 问题:(1)案例中老师的问题…… 32.材料:朱老师想在期末举办美术作业展,…… 四、教学设计题(1题,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写出一篇…… 题本:……

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题库 简介: 本文为节选,源自攻关学习网完整版,题库总共 题目600 + ,每年进行更新。 资料摘录: 1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A.获得反馈信息 B.引起学习动机 C.明确学习目的 D.激发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是:①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②引导进入学习情境;③为学习新知识作引 子和铺垫;④使学生了解要做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 2生物教学中,验证洋葱根尖细胞中有没有脂肪的实验属于以下()实验类型。 A.模拟实验 B.探究性实验 C.定性实验 D.定量实验 【答案】C 【解析】定性实验是指定性判断实验对象的各种属性、定性确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等的实验。此类实验的目的 是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3下列属于生物教学强化技能的是()。 A.氛围强化 B.服饰强化 C.环境强化 D.动作强化 【答案】D 【解析】强化技能的类型有:①语言强化;②标志强化;③动作握化;④活动强化;⑤变换方式强化。 4)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A.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C.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 D.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答案】C 【解析】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忙 者;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④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5生物学教学的一般原则包括()。 ①直观性 ②探究性 ③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④综合化 ⑤实践性 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00 B.④000 c.①②④0 D.①②④0 【答案】B 【解析】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方法的正确性;思想性是指教学内容的方向性和教育性。直观性原则: 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尽量使理论知识具体化,间接知识直接化,抽象知识实际化,给学生识记、 理解创造条件。系统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编排和选取应体现中学生物学科的体系。实践性原则:教学中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完全的生物学知识、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A.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 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C.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 D.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答案】D 【解析】概念图的特征为:①通常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②包含着交叉连接;③包含着具体事例;④学习者个人 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7教师在讲静脉的结构和功时说:“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想出个办法,长出了瓣膜。”这位教师这样讲,违 背了讲授的()。 A.科学性和思想性 B.思考性 C.系统性和逻辑性 D.兴趣性 【答案】A 【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根据题意,该教师违背了这一原则。 8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什么叫光反应 C.光合作用的实质 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答案】C 【解析】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一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分为知 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亚领域。根据题意理解水平“属于领会领域。它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 的能力,主要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来表明。在ABCD四项中,只有C属于领会领域中的解释形式。 9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应用原则的一条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 B.目的性和针对性 C.趣味性和艺术性 D.关联性和启发性 【答案】A 【解析】课堂导入要坚持启发性、目的性、趣味性和简短性,不包括示范性和鲜明性。 10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 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 【答案】C 【解析】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不需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本文为节选,资料源于攻关学习网!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