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学教资三年两证的过来人,来说说我对小学教资考试的看法和小学教资备考经验干货,你就会知道备考小学教资真的不算难!
先说说我对今年备考小学教资的看法。讲真,小学教师资格证本身难度并不大,努力一把上岸没有问题!但今年的考试形势是严峻滴!上半年多个省份考试延迟到下半年了,再加上打算22下继续报名考试的,报考人数注定爆棚,那具体咋备考呢,你可以参考我的备考经历。
一、关于备考《综合素质》
下面我着重说说我当初如何备考《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首先就难度来说,科一比科二容易,容易的原因在于没有大量的背诵,科一的材料分析题关于三观和教师职业道德每年必考,所以只要把知识点背好,多做题,基本上问题不大。另外我认为科一的重头戏还是作文,作文写好了,科一就成功了一大半,不夸张的说,我写作文审题的时间非常长,在20-30分钟,因为审题非常关键,这里我有一个写作文的小诀窍,当你无从下笔的时候,咱就想想咱的身份,咱是一名教师,咱如何思考问题?当你换位思考,转换思路时就有答案了。
二、关于备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咱再说说《教育教学综合知识与能力》,科二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讲真我曾经一个周末背诵简答背到怀疑人生,背了忘,忘了背,结果第二天大脑一片空白,忘了说,我当时背的时候就是教材自己根据考纲画重点背的,效果真心不好,后来我报班有口诀和思维导图,备考科二就像开了挂一样,好的方法就成功了一半,这话真心对。备考科二除了背诵,还要大量的刷题,科二主要占分比重较大的是专业知识,所以专业知识这一块,最不费脑筋的办法就是刷题,我用的题库,小伙伴们也可以试着用一用。最后再说说教学设计题吧,我建议备考这类题不要贪多,也不要抱有侥幸,专项攻克最高效,比如说我选择语文,那我最终就只备考语文教学设计,这好处还在于你这段备考并不会白费,还能在面试时用上,真心是无缝对接。所以知识点掌握好了,后来面试,考编都有用。
小学教资真心不算难,备考时间长自律性强的就自己按节奏备考,掌握有效的方法,在备考中慢慢了解自己的备考短板 ,专项攻克,只有经历过努力的备考一次上岸后,你才会发现前期的努力不算什么!时间还早,备考正当时!
终极冲刺系列十天通过教师资格证必看的资料包括如下:
这篇文章真的是小编呕心沥血整理的10天内通过教资的干货笔记!保证能节省大家90%的精力去寻找其他资料的时间!适合零基础小白、也适合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备考选手!总之,收藏去认真看就完事儿了!
对零基础小白、还没有开始复习的选手的建议:
在这10天之内猛攻一科!争取通过一科!就算不能全部通过,通过一科也是极好的啊,为下一次减轻负担,再者报名费也不便宜,不能浪费了啊!至于猛攻哪科?可以是科目一《综合素质》也可以是科目三《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太建议科目二,为什么。
科目二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真的太多了,如果是零基础的话,光是看书学习,估计都要花个十天八天;所以建议选择考点比较固定,需要背诵和记忆的东西不是那么多少的科目一或者如果你是相关专业,那么也可以选择科目三,毕竟有一定的基础,10天复习应该是来得及的。
十天内你应该做什么?
1、稳住心态!!这是保证良好复习状态的基础!!!就算你看到这篇回答的时候仍然还没开始备考,你也需要稳住心态,告诉自己:“我能过!!!”“能过一科是一科!不能躺平自我放弃!”
2、注意方法策略。现在距离教师资格证考试仅剩十天,一定要学会取舍,什么某公大红本之类的厚厚的资料书就不要再费事去看了!!!直接上重点啊!!!!考啥就背啥!!!。
1、教师职业理念。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教育法律法规。
4、文化素养。
其实文化素养算是比较难备考的一个模块了,文化素养要记得知识点有很多,没办法做到把古今中外的几千年的知识全部记住,所以建议先整体看书然后再反复刷题的方式来备考高频考点,也就是历史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这三部分。
5、基本能力核心考点1真假推理。
方法1:代入法将选项带入题干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正确答案。方法2:找矛盾题干信息出现两句矛盾话语,可确定其中必有一真或一假。
核心考点2分析推理。
方法1:排除法找到题干中的确定信息,并根据确定信息排出选项。方法2:最大信息寻找题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根据高频关键词确定信息,做出选择。
核心考点3翻译推理。
逆否命题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2、必然与可能推理否前或者肯后都不能得到任何必然的结论。但是,能够得出可能的结论。3、递推推理由AàB,B à C,可得到A à C,也可得到-C à -A。
阅读能力部分#阅读就和我们中学语文试卷里的阅读题类似,但一般会比那些简单,答案都在原文里面,最低都能得个4-5分。
写作#这一部分就是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分值为50,足足占了整张试卷的1/3,我们想不重视都难呀!许多小伙伴反映作文不知道咋写,再告诉大家怎么写之前,想先带领大家从认知误区里走出来。下边我会谈到大家的一些疑问,顺便帮大家解决:
问:教资笔试中的作文是不是必须写教育主题的呢?答:NO!考试可以看具体题目进行立意,不一定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教育主题下。问:我作文分低,是因为跑题么?答:是,但不仅仅是。因为错别字较多、口语化严重或者逻辑混乱都会导致失分严重。
以上是一些常见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写作文呢?
最重要的一点—积累素材,但也有小伙伴反应,素材是积累了不少,但考试记不住,记住了也用不上。针对这种情况。
小编有个建议:一定要把素材归类,知道这个材料所适用的主题,另外在记忆的时候,可采取粗线条式记忆,也就是记素材的关键点,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有什么影响,这样既能把握主旨,又不会加重记忆负担,两全其美。
有知识点了,还不足以应对科目二的主观题,所以关于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的答题技巧,请继续往下看:1、辨析题答题模板辨析题又叫判断说明题,是一种先判断正误再做判断解释的题型。它有一个答题套路:
第一步:先判断题目观点对错;第二步:联想题目涉及到哪个所学考点;第三步:结合题目,把相关知识点写上,并做简要分析。
辨析题不仅要考察你的踏实度(是否认真学过大部分知识并且吃透),还要检测你的灵活度(融会贯通会分析)。学会方法,万题不难!
2、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针对中学科二的材料分析题要如何下手答呢?总的来说,可三步走,具体如下:
第一步:点题点题环节可根据材料的性质,有针对性的下手。中学科二的材料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大海捞针型,另一种是简单直接型。对于不同类型,要对症下药。对于大海捞针型,要选择整体分析法。整体把握材料所说的事情,从整体出发,发散思维,找到题目的答题点。
这种方法适合要求比较宽泛的题目,比如2016下的“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对于简单直接型,可选择关键词句分析法。抓住材料中的重点词语或语句,从这些重点词语或语句中分析出答题点。这种方法适合材料比较明确或直接地与知识点相联系的题目。比如关于德育原则、教学原则以及问题解决这一类简单明了的题目。相比于大海捞针型,这一类的题目无疑可爱多了,庆幸中学科二绝大部分都是这一类型。
第二步:析题阅读材料,一一检索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并联系材料分析。做到有理有据。如:……是……,案例中如何体现……。
第三步:总结(可写可不写,视自己情况而定。)
一、《综合素质》
1.选择题:综合素质选择题分布很散,但整体难度不高,许多题目甚至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我们通过一般的社会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来。
2.材料分析题:按照模板进行答题。首先分析材料中行为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然后结合知识点和材料阐述原因,最后总结并再次评价行为。
3.写作题:综合素质的作文和我们学生时代的作文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要求上也没说要写和教育相关的内容。要注意一点就是,作文立意一定不要和文章的内容跑偏。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1.选择题:知识点多且杂,建议熟悉知识点之后多刷题,可以用手机app刷,考试时不确定可以用排除法。
2.辨析题:按照模板进行答题。第一步分析是否正确,第二步阐述原因,第三步总结并陈述正确与否。
3.简答题:按点给分,你写上一个点就有一分。所以一定要写字,大白话都行,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
4.材料分析题:先看问题,然后看材料,在材料中找关键词,勾画出来。最后结合自己背诵的知识点总结答案。
三、《学科知识》
1.单选题:一般为学科知识的知识点多且杂,建议熟悉知识点之后多刷题,可以用手机app刷。
2.简答题:考查知识点为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按点给分,你写上一个点就有一分。所以一定要写字,大白话都行。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同学可以将买的模拟题里的简答题都背一背,有可能会出现哦!
3.案例分析题:考察知识点为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一定要认真读材料,按照材料总结知识点进行答题。
4.教学设计题:这道题其实就是写教案,一般就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这道题是有模版的,按照模板答题就行,所以这个分数一定要拿到。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备考方法的相关分享,送给所有正在备考教资的小伙伴们,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