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资面试考试内容如下:
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面试考官通过面试测评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告知考生问题并要求考生开始回答。在评分表上填写面试开始时间,时间5分钟左右。其实结构化面试相对比较容易,简单来说就是5分钟回答两个问题。
而两个问题主要出自于六大题型,只要我们掌握了六大题型的解题思路,基本上就应对自如了。试讲环节是整个面试的重头戏,也是我们需要花费最多的时间的环节,一方面要做好备考前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勤加练习。
教资面试试讲注意事项:
1、重点突出
讲课内容要有重点,这是基本要求。考生切不可在试讲的时候出现面面俱到的问题,不肯舍得一些不能突出试讲者能力的问题只会影响面试成绩。
2、态度谦虚
因为面试考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试讲者一旦表现出傲慢或是对面试考官轻视的态度,这类应聘者多半会被淘汰。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无论你的学历有多高、经验有多丰富,没有一个讲课者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
要想让面试人员找不出毛病是绝对不可能的,建议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是最基本的要求。
3、内容务实
试讲者在突出课文重点的同时需注意深入理解课文,讲课内容既要有深度,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深挖重点,然后再点一下文章其它部分,勾出文章整体思路,给人以整体感。
深挖课文的同时,最好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独到的见解,这是最难,最重要,也是最能体现试讲者水平的地方。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语文《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并说说景物有什么特点?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出春的清新明朗;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春江水暖,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导入新课。【板书: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在聆听、观察画面中理解课文意境。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明确: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3.概括本文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内容。
明确:总分总结构。各部分内容分别为:盼春、绘春、赞春。【板书:盼春、绘春、赞春】
(三)深入研读
1.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小草、果树、风、雨、风筝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绘景物的?结合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使文章更加有韵律之美,更细致体现了春草的生机勃勃。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闹”字将蜜蜂人格化,非常贴切。这样的描写既表现出声响,隐含着一片喧闹沸腾,更寓意着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句运用了叠音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叠音体现了声音美和语感美。“在雨里静默着”是将房屋人格化,将蛰伏了一冬的房屋描绘得更富有灵性,装点着烟雨初春的乡村。【板书:修辞手法】
3.小组讨论:除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者还调动了各种感官。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作者描写景物时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调动触觉,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且生活化,写出了春风和暖轻柔的特点。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调动了嗅觉,写出了春风清新的特点。又如作者写清脆婉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是调动了听觉,这些是春天特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动听的春日交响曲,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板书:调动感官】
4.课文的最后三段,作者是如何赞美的?
明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用娃娃、小姑娘、青年的形象突出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以此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拓展延伸
举办朗诵比赛,看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明确: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包括重音、节奏、停顿、语气等方面。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作者通过运用多种手法描绘春天,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作者描写春天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哪些作品?请简单介绍一篇。
【参考答案】
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篇散文,开头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在回忆往事中追述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接着抒发自己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与开头相照应,直抒胸臆,表达情怀。
从全文来看,父亲处境凄凉艰难,内心悲痛难过,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稳,还劝慰儿子不必难过,偏要到车站送儿子。他体态蹒跚,样样事情还要自己干,心甘情愿为儿子做一些琐屑之事,老境颓唐却惦念儿孙。作者起初对父亲缺少理解,抱怨并暗笑他有点迂腐,后来才转变为对父亲的理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进而抒发了对父亲的真挚感情。从艺术性来看,这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这也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授课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品评文章阅读的语言美的?
【参考答案】
①分析语言美,要重视整体把握。一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二是整体把握文章语言风格和语言美的特色。
②分析语言美,要重视微观解剖,要重视修辞现象。对语言中的修辞现象,要能指认其名称,熟悉其一般性的特点和在文章中显示的特点。例如本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能够让同学们读来体会到韵律之美。
③分析语言美,要重视训练和积累。学语文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品味语言美也是如此。
语文教资面试考什么内容如下:
面试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面试考试大纲为依据,主要考查应试者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面试试题分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和规定回答问题两种:
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的确定:考生在备课前登录面试测评系统,面试试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规定回答问题的确定:考生在试讲(或演示)前,考官在面试考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后确定的。
扩展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所有科目采用纸笔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
面试科目:
1、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不分科目。
2、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10个学科。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等18个学科。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等17个学科。
5、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同高级中学,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面试科目根据考生的专业选报相应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