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试题示例例一:《荷花》试讲教学设计荷 花作者:叶圣陶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例二:“分一分”试讲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
(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首先了解面试考情。熟悉小学教材,因为考试就是从现行教材中抽取文章的,所以要熟悉教材。练习教学设计也就是教案。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笔试考,面试用,考编也要用,当了老师之后,写的用的更多了。经常去观摩教学,看看别人是怎么上课的,学习经验。然后考个普通话,语文要二甲。
一、面试内容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二、面试科目
小学面试分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社会、音乐、体育、美术等8个学科;按教育部要求,目前由省统筹安排地市确定面试标准。
三、面试方式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时间每人20分钟。
四、面试技巧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中,考官通常会先让你进行自我介绍,一个好的开场往往会给考官留下一个很不错的第一印象。
1、基本的自我介绍
可能应试者与面试考官打招呼时,已经将此告诉了对方,礼多人不怪这条铁律况且是在一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在此仍然适用。这样也可以加深考官对你的印象。
2、学历履历的介绍
简单地介绍一下提供给考官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基本的、完整的信息,如:学历、工作经历、家庭概况、兴趣爱好、理想与报负等。这部分的陈述务必简明扼要、抓住要点。例如介绍自己的学历,一般只需谈本专科以上的学历。工作单位如果多,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介绍,就可以了,但这些内容一定要和面试及应考职位有关系。请保证叙述的线索清晰,一个结构混乱、内容过长的开场自,会给考官们留下杂乱无章、个性不清晰的印象,并且让考官倦怠,削弱对继续进行的面试的兴趣和注意力。
3、学习工作成绩
通过这份个人基本情况,自然地过渡到一两个自己本科或工作期间圆满完成的事件,以这一两个例子来形象地、明晰他说明自己的经验与能力,例如: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时成功组织的活动;或者如何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为公司所做出的业绩和奖励。
4、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你可以谈你对应考单位或职务的认识了解,说明你选择这个单位或职务的强烈愿望。原先有工作单位的应试者应解释清楚自己放弃原来的工作而做出新的职业选择的原因。你还可以谈如果你被录取,那么你将怎样尽职尽责地工作,并不断根据需要完善和发展自己。当然这些都应密切联系你的价值观与职业观。不过,如果你将自己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圣人”,那么考官们对你的求职动机的信任,就要大打折扣了。
5、时间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应该是三~五分钟较适宜。时间分配上,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地,第一部分可以用约二分钟,第二部分可以用约一分钟,第三部分用1~二分钟。好的时间分配能突出重点,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自我介绍,主动地向面试考官推荐自己,这是面试组成结构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面试测评的重要指标。
6、退场
回答完一个问题注意说回答完毕。如果是一题一题的提问,那么每题回答完要说回答完毕,如果是集中回答,那么所以的回答结束后要说回答完毕完毕后,听主考官的口令指示,这时会让你退场,请离开考桌,立正鞠躬,然后退场。
没有,考生进入备课室,根据试题清单撰写教案(或活动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339演示方案),备课时间20分钟。
考生进入抽题室,根据安排由面试题库系统随机生成试题(其中幼儿园学段考生自行在随机生成的两道试题中选择一道试题;其他学段考生随机生成一道试题)。然后由工作人员打印出试题清单并传递至备课室再发给考生。
扩展资料:
面试科目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不分科目。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共10个学科。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科技、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共18个学科。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科技、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共17个学科。
面试方法
1、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或科目考试+教学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
2、考生面试试讲过程须按照“试讲”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全班学生竞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综合素质作文评分标准
教师资格考试写作评分标准:
一类文(50-41)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二类文(40-31)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类文(30-21)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类文(20-10)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五类文(10-0) 没有写完作文、立意严重偏题、字迹难以辨认、写背好的范文。
真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当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这一建于100多年前的哥特式老建筑,被誉为“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最近,当地媒体就复建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想弥补当年的遗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作文解读
文体:议论文
字数:小学、幼儿园800字,中学1000字
充分利用备考时的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知识
标题
十个字以内,突出中心。
针对前面的材料,标题的示范如下:
以学生为本,不留遗憾
开头段:引论
材料的概述+从材料过渡到中心+中心的阐述,并引出下文。
针对前面的材料,开头段的示范如下:
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交通建筑之一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代表当时对这座历史文化建筑的伤害和否定,火车站被拆就像学生被伤害和否定。然而,火车站虽然可以复建,却无法复原工艺、结构、材料,这也如同教育中的遗憾虽然可以弥补,却无法逆转时光,学生成长中受到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不会给学生的发展留遗憾。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呢?
中间三段:论证
分论点(中心句)+阐述中心句+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评述或小结论点
针对前面的材料,中间三段的示范如下:
把学生当做是发展的人,不留遗憾。学生是发展的人意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性,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有可能做你同事;不及格的同学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捐钱给学校;爱打架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可能成为警察。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空间,我们教师必须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性,不给学生的发展留下遗憾。
把学生当做是独特的人,不留遗憾。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学生在性格、学习方式、学习基础等方面是不同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蔡元培曾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正是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我们教师必须珍视每位学生的独特性,不给学生的发展留下遗憾。
把学生当做是独立的人,不留遗憾。学生是独立的人意味着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有主体需要的人,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因此,我们教师要珍视每位学生的独立性,不给学生的发展留下遗憾。
结尾段:结论
呼应首段标题+总结三个分论点+表达感情
针对前面的材料,结尾段的示范如下:
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给学生的发展留遗憾,就要做到把学生当做是发展的人,正确引导学生,而不是抑制学生的潜能;要把学生当做是独特的人,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要把学生当做是独立的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万事代办。我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会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包容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成为教师这条路上,我将不停探索,坚持终身学习,早日成为优秀的教师。
写好教师资格国考《综合素质》作文标题方法:
一、紧扣材料
如果作文形式是命题作文,这时候大家就要按照材料要求确立题目,例如14年上中学段的真题,材料中明确提出要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这时候考生就只能写“我的梦想”为题目,所以对于这种命题作文大家要注意审题。
二、题目要简单、契合
作为一篇文章的标题,首先题目用语一定简短,精炼,避免长篇大论;其次用词一定能够准确恰当的表述材料的意思,不能脱离文章的主要思想。
三、巧妙使用修辞手法
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标题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修辞手法,就会让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夸张的手法会使得标题更加突出、强调,气势较高。
四、引用法学写标题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或者一些歌词等作为标题,这样会使得标题更加的富有哲理性和新颖性,吸引阅卷老师的兴趣。
(一)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教师奉献的文章,那我们可以引用古诗词《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题目;
(二)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坚持的文章,可以引用歌曲《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作为题目;
(三)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教师爱的教育的文章,可以引用影视作品《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标题等。
有20分钟写教案的时间,进场先回答两个问题,再试讲,再答辩。我刚考完,准备的话看看课程视频就够了,注意自信和礼貌。具体是有课文的,并且有题目要求,题目都不多,因为考试时间短。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称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4.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三)深入研读
1.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文中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新鲜
(2)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3)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4)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5)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五)小结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理想社会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本文的知识点和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文,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第一步要做的,其次就是要将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讲解清楚。关于重点,文言文的教学往往会流于串讲文言知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应该关注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比如《桃花源记》当中包含了陶渊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蕴含着老子的自然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挖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你认为教授文言文时应突出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文言文中的审美因素,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一,享受文言文的形式美。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在写作方法上讲究对比、烘托、铺陈。在布局谋篇上,有的出奇制胜,似铁骑突出;有的精雕细琢,如间关莺语;有的行文如山间流水;有的落笔似林间惊鸿……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享受文言文的情意美。文学作品的优美,或壮丽,或朴素,或含蓄……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内容都在寻求着可以完满表现它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总是尽力地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悟作品的理,品味作品的美。这样,学生就会在美的探索中提高自己,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乐趣。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