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一批

feion1992024-07-24  0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8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18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第一批)   1、故事配画小狗当家   2、看图讲故事:里面有小白兔要去采蘑菇,小鸟飞着,大灰狼躲树后。让你模拟讲故事,再根据4-5岁幼儿提2个问题   3.《磁铁游戏》   4.看图说故事小猴子给长劲鹿拍照   5.手指游戏《睡午觉》   6.表演故事《小乌龟的冬眠梦》   7.儿歌《小狮子去理发》   8.讲故事《大熊的拥抱节》   9.儿歌《片片落叶像蝴蝶》   10.《火车站》游戏   11.《三打白骨精》游戏   12.中班语言领域(一副四格图)根据要求创编故事   13.弹唱《小小鸡》,小小鸡,我是一只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走在草地里,小鸡妈妈不要哭,小鸡怎么不见了。小小鸡,小小鸡快快回来吧。   14.儿歌表演《小白兔过桥》   15.儿歌《值日生》   16.角色游戏《生病》   17.绘画《我的我的好朋友》   18.音乐游戏小钟   19.C大调的小小鸭   20.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   21.唱《小孔雀》   22、哈巴狗,要求画画,还有教孩子唱歌   23、种树的老爷爷   24、体育游戏站   25、小班儿歌《太阳和月亮》   2018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第二批)   中班语言领域(一副四格图根据要求创编故事   讲故事彩虹色的花   儿歌“老师早”,还有一个是折纸   手指游戏《睡午觉》   儿歌《片片落叶像蝴蝶》   小狗当家要配图2弹唱   音乐游戏《小钟》要求讲清游戏规则,完整的演唱,十分钟内完成答辩:评价自己的课   中班语言领域(一副四格图根据要求创编   故事答辩:1,你的教育目标是什么?2,有   什么白我反思?   试讲: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   试讲《火车站》游戏   《三打白骨精》游戏   户外游戏,玩树叶。设计两种户外游戏,并说出适合的年龄段   ……   陆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面试总分为100分,那么,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分通过?成绩保留多久呢?   1、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分通过?   教师资格证面试合格分数一般没有固定,教师资格证面试合格与否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2、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保留多久?   考生在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后,即可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该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试讲真题(第一批)   1.望庐山瀑布   2.仙桃石和仙猴望海   3.江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江南的美)   4.秦始皇兵马俑(要求是认字)   5.我想去看看(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以“我多想…开头写话)   6.黄山奇石   7.雾凇(学生字,理解词语笼罩、模糊、缭绕琼枝玉树的意思)   8.窃读记(通过心理动作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9.姓氏歌(通过上节课的形式引导同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感受姓氏的乐趣教学生介绍自己和同学的姓氏)   10.aieiui   11.秋天   12.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想到什么方法?你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13.江南汉乐府诗知道学生背诵并感受诗歌情   14.《四季》1:结合图片,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2: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3:适当板书   15.《桥》,文中描写山洪大雨与最后揭示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体现了怎样的写作特点。   16.爷爷与小树   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8.李白送别孟浩然   19.陶罐和铁罐   20.芦花荡   21.雷电颂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试讲真题(第二批)   1.zhshchr整体认读音节(一年级)   2.《黄山奇石》   3.《只有一个地球》   4.四年级《雾凇》   5.《窃读记》   6.《望庐山瀑布》   7.《秋天》   8.《四季》   9.《江南》   10.《桥》   11.《陶罐与铁罐》   12.《小兔子运南瓜口语交际》   13.aieiui   14.《小小的船儿》   15.《四个引路人》   16.aoe   17.《登鹤雀楼》   18.《姓氏歌》   19.bpmf   20.高年级的《窃读记》   ……   陆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场景:

1.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么办?(学生自主回答)

2.考试时,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你会作弊吗?(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相似的经历,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钓鱼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1.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范读,强调一些字词(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2.“启示”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三)深入研读,深入体会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总结: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可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从中受到终生的启示。

2.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我和父亲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总结:“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板书:得意)

同学们再次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3.我和父亲钓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时,有一种欣喜、得意的心情,那“我们”面对这么诱人的鱼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板书:放鱼)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情。(板书:委屈、沮丧)

总结:因为没有到捕捞时间。是啊,父亲盯着诱人的鱼,内心正经历着道德的考验,是把鱼留下还是放鱼。父亲最终选择了放鱼。

(四)巩固提高

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五)小结作业

搜集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本课的教学思路。

【参考答案】

《钓鱼的启示》主要写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哲理性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因此首先在导入上我会用生活中的事件导入,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主旨,但是我是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对主旨的把握的。当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我会再将问题引入到生活中,教导学生要做一个正直守信的人,将本课的情感进行升华。

2.结合文本谈谈什么是诱惑人的“鱼”。

【参考答案】

这句话比较难懂,需要引导联系实际。

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是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其实就是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上课之初,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猜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

像鱼不像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鲸。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在字音上注意“滤”。在字形上引出“肺”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勾画相关的语句。

3.请学生汇报课文都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家集体补充,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第一自然段:鲸的体型

第二自然段:鲸的进化

第三自然段:鲸的种类

第四自然段:鲸的吃食

第五自然段:鲸的呼吸

第六自然段:鲸的睡觉

第七自然段:鲸的生长繁殖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学习——鲸的形体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同学谁能准确地概括鲸的形体特征。

学生汇报、了解特点,学习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板书: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学生共同讨论句子,找到关键词语“十六万”“两千”。(板书:列数字)

教师再次出示句子,随后学生思考:“它与书上的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目前已知最大的鲸很大很重,最小的也很重。(学生畅所欲言)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着他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板书: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四)拓展延伸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印象中的鲸。

(五)小结作业

鲸是美丽的,但它也是脆弱的,各位小海洋生物学家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无穷知识去了解鲸,用自己善良的心灵去关爱鲸,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去保护鲸,让这种美丽而又可爱的生物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视线里。

课后作业: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列举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且说说它们的好处?

【参考答案】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2.请你谈谈学完这篇文章后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以前,鲸鱼在我的脑海中只是一种会喷水的“鱼”。当我学完《鲸》这篇课文,我恍然大悟,原来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

鲸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你也许会吓一跳,因为它生活在海里分明应该是卵生的。其实,它现在的“鱼”形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而来的,这是为了在水里自由地穿梭而形成的流线形身体。它和人类一样有肺呼吸,这更说明它属于哺乳动物。我们看到它在喷水,其实那是它在呼吸!它背部的两个鼻孔一个进气,一个呼气,但总会有些淘气的海水来捣乱,于是出气孔便把它们“推”出去。这就形成了“喷泉”。它睡觉也挺讲究,必须安全又安静,不然不干!

看它是多么有趣又可爱的小动物呀!海洋馆里的大合唱少不了它,大海洋里少不了它,大自然里也少不了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根据昨天的预习,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西沙群岛。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提问小导游,如:

(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探究文本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探究一:(课件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学生思考:

①你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②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学生尝试读出它的“美”和“奇”!

③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大声朗读、小组读)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西沙群岛的海滩神奇有趣!(学生再次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探究二:(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学生思考:

①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通过“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鸟多”的特点。

②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习,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三)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改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参考答案】

纵观全文,本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一自然段为概述,点出西沙群岛具有海上交通的重要,国防战略的重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是个可爱的地方”,以“可爱”为总起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就文章的结构脉络而言,这部分是按进入群岛的地点的变换,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中——海滩——岛上五方面进行分说。就对总起概述的具体分述而言,这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都各自围绕着一个意思细说。文章的最后自然段,从内容上看,是顺着前面具体的内容即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延伸性总结,从结构上看,是第一自然段的一种呼应,也作为全文的总结。

2.请你说出本文主要的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本文主要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教学比喻句不要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

其次,运用夸张,可以生动、形象、深刻地表情达意。“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教学时要指出:两句都从“密度”的“高”进行夸张,说明数量的多。同时,要告诉学生,夸张要注意可信的“度”。对以上重点句的教学,要讲清特色,教给方法,引导灵活迁移,切不可只满足于机械的模仿。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画,感受威尼斯。(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

(1)学生边听边想: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

2.背景介绍

教师介绍威尼斯相关知识: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划出文中不会的生字词。

2.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学生同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小艇的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能,小艇的用途。)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到课文描写小艇形态特点的句子。学生找到后积极发言。(精巧、奇特)

出示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通过两个句子对比,学生思考哪一句描写地更生动形象。(第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得更形象,更具体。)

2.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子。

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提示:河上行船速度极快的时候——操纵自如,不手忙脚乱;急驶的时候——能够拐弯;拥挤的时候——能够挤进挤出;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穿过去。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全班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①看看威尼斯人坐小艇去做什么?(学生找到原文,自由回答并进行朗诵。回答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②作者写的是威尼斯的小艇,可为什么又写威尼斯的夜晚?小组讨论,记录员随时记录,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通过写威尼斯夜的静,反衬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更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活动:学生当威尼斯小导游。

学生来充当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给游客。教师表扬发言同学。

学完文章,你对威尼斯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东方威尼斯”是苏州,“亚洲威尼斯”是泰国的曼谷,“北欧威尼斯”是斯德哥尔摩。同学们课下收集这些城市的资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再次领略异国风情。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堂课你的教学评价相对苍白,你怎么改进?

【参考答案】

语文教学中要求实现教学评价多样性,教学主体多元化。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思考,在分享的过程中除了对答案正确与否进行评价,我还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进行评价,在班级的共享过程中除了我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学生互评的环节。也有学生回答问题以后,可以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情况,进行自评。同时我还可以对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经过这样的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了,评价角度多样化了,用不同主体说出的语言自然比较丰富。那么,这样的课堂评价就比较有亮点了。

2.你的情感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怎样实现它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情感教学目标感受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感受异域风情文化,体会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从鉴赏威尼斯的美景升华到情感,最开始播放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的美景;然后通过学生间合作去分别欣赏描写小船、船夫的相关语句,体会美文的同时感知威尼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最后让学生通过争当小导游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出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静夜思图片,并提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静夜之中,诗人又在思考什么呢?随后引导学生并导入课题《静夜思》。(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2.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背一背。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攵”,随后,思考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发音问题。)

4.请同学书空,跟老师在田字格里练习写“攵”。

5.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共同查字典,思考还有哪些字包含“攵”?(故、收、改、攻、效)

(五)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这首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若请你加入一个游戏设置,该如何设置?

【参考答案】

我会请一组同学,一个人书空一笔,其他同学猜这是个什么字,再写到黑板上;然后交换组员书空和猜字。最后老师可以比较不同组员的书写结果,进行点评和竞赛,并给予小红花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笔画的记忆和书写,点评中还有竞赛的意味,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团队荣誉感。并且能够调动起全班的参与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简单介绍一下李白。

【参考答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此外,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可以在淘宝或者书店看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8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