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试需要考三门课程,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1、需要有绘画功底。
2、考美术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还要考普通话三个阶段。
3、考普通话证(考美术老师需要二级乙等以上)。
4、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面试、试讲。其中,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面试、试讲)。
二、试讲技巧:
1、演示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之一。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区别在于,美术教师应具有特殊的美术教育专业特征。合理运用示范,事半功倍。
2、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是学生理解客观事物的一个特殊过程。学生不必重复以往的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走捷径,示范是教学的捷径。
3、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示范,配合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4、比如,在一班的叶子贴画教学中,就把教学方法放在首位,学生没有感官和直观的理解,粘贴的图像单一、零散。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综合素质(小学)》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对于美术这门专业科目,需要背诵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
初级、高级中学美术教师笔试为三门,分别是:《综合素质(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掌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了解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并用以指导美术教学活动。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生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本科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主要原则: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统筹设计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因地制宜,分区指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试点省份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公平择优。以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为宗旨,为考生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提供多次机会和便利条件。坚持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综合素质》:
1、主要内容:
本书根据《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和历年历次考试真题进行编写,共包含五大模块十七章。五大模块分别为: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文化素养、基本能力。
2、分值分布:
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分为三部分,其中单选题29个,共计58分;材料分析题3个,共计42分;作文题1个,共计50分。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共四种题型,其中单项选择题分布最广,在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涉及;三道简答题分别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班级管理各有一道,但简答题的出题范围很广,需要准确记忆简答题的知识点;材料分析题主要是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评析相关教学行为。
三、《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
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