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模拟试卷

feion1992024-07-24  0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国考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不包括( )。A.《雾》 B.《电》 C.《雨》 D.《春》2.下列不是朱自清散文作品的是( )。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B.《绿》 C.《正义》 D.《风景谈》3.剧本《陈毅市长》的作者是( )。A.师陀 B.沙叶新 C.田汉 D.周扬4.茅盾《子夜》中描写的是哪个城市的生活画卷?( )A.无锡 B.杭州 C.上海 D.南京5.下列作品属于巴尔扎克代表作的是( )A.《包法利夫人》 B.《红与黑》 C.《人间喜剧》 D.《雾都孤儿》猎考网解析:1.【答案】D【解析】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他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故本题选D。2.【答案】D【解析】《风景谈》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其他三篇散文都是朱自清的作品。故本题选D。3.【答案】B【解析】沙叶新于1980年发表剧本《陈毅市长》,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评奖首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故本题选B。4.【答案】C【解析】《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故本题选C。5.【答案】C【解析】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故本题选C。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等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活动是()。   A.班会活动   B.节日、纪念日活动   C.科技活动   D.课外阅读活动   【答案】C。   2、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D。   3、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答案】B。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答案】B。   6、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答案】C。   7、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以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属于()。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8、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   B.80%~90%   C.70%   D.50%   【答案】B。   9、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感受美   B.鉴赏美   C.表现美   D.创造美   【答案】B。   10、教学评价()测量和测验。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无关系   【答案】A。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幼儿国考《保教知识与能力》活动设计模拟试题一、活动设计题1.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猎考网解析:中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的树木活动总目标:1.愿意和树木做朋友,对幼儿园里的树木感兴趣。2.能够主动提出有关树的问题,并能与同伴积极讨论,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能够简单地记录。3.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树对人和环境的作用,以树为主题进行美工创造,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4.感受幼儿园的美,萌生爱树、爱幼儿园的感情。子活动一: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树木的秘密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幼儿园中的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2.行为技能目标: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发现树木的不同特征。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有关树木的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树木的知识和经验。二、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身边高低不同、颜色各异的树,教师向幼儿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从而引出本次活动内容。(二)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1.教师通过多种角度教会幼儿区分两种树的特征,如大小、厚薄、形状。2.教师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的,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的。(三)学习树的年轮在掌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树的年轮,并教会数年轮的方法。幼儿学会后,将幼儿分组,分发记录卡片,让幼儿在园中找找书的年龄,并记录下来。(四)游戏结束1.教师带领幼儿玩“树叶找家”的游戏。教师分发树叶,让幼儿把树叶贴到相对应的树上,找找幼儿园中哪些是常绿树哪些落叶树。2.教师让幼儿交流大树的秘密有哪些,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树与人的关系。子活动二:中班美术教育活动:树的想象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对不同的“树”进行装饰。2.行为技能目标: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大树。3.情感目标:养成正确使用、有序收放材料的习惯。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活动开始,教师组织小朋友们坐好之后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大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回忆,通过幼儿描述教师总结,引出本次活动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我们身边的树木。(二)讲解示范,掌握绘画方法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画上都有什么,教师告诉幼儿画上的树是我们幼儿园里的树。2.教师示范作画,在示范的过程中,依次说出描画、吹画、点画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并带领幼儿观察绘画器材,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吹画、点画的注意事项。(三)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1.教师交代要求,要画出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树,要画的尽量大,布局合理,幼儿开始作画,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2.教师巡回指导,对于绘画能力软弱的幼儿适时的予以帮助,对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其创造力,适时予以表扬。(四)讲评作品,结束活动教师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子活动三: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和大树做朋友一、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树朋友”的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2.行为技能目标: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3.认知目标:知道关心幼儿园里的树木,关注周围的环境。二、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活动开始,教师播放和树木有关的视频,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二)教师出示与环境相关的树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到树的作用通过观察图片,教师请幼儿讲解树的作用,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通过这一形式,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三)幼儿表演植树教师告诉幼儿,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森林”,通过这一环节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活动,及时地引导、帮助。(四)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木,在幼儿园的大树旁,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树苗,教师带领幼儿载歌载舞,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8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