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近五年真题立意

feion1992024-07-24  4

1.关键词分析法

寻找材料中的核心词语,用以概括整篇文章,适用于哲理故事类材料。

分析步骤:

①找关键词:通常为材料中可以概括全文含义的词汇,多为名词、形容词。

②找逻辑关系:确定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关键词确定文章立意。

③解析关键词的含义:把文章关键词转化为与主题相关的词语。

④确定立意:积极向上;不过度引申;能概括材料。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启迪。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实际应用:

①找关键词:鲜花、不管脚下土地是否肥沃、不管是否有人欣赏;自信、骄傲;启迪;绽放;教师。

②找逻辑关系:鲜花,即使没有优越的条件,也能骄傲自信地绽放。这种状态给我们以启迪。

③解析关键词的含义:鲜花可以是指生命、青春、梦想、笑容、事业

不管脚下土地是否肥沃:可以引申为环境的艰苦、遇到困难挫折,如教学压力大、教学环境差、社会挑战大等。

不管是否有人欣赏:不被认可、不被肯定、处处碰壁等。

自信、骄傲:不管环境是否有利,鲜花都能绽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鲜花都须绽放。

启迪:从虚化实,困难虽然常伴于生活,但仍然要坚持。

④确定立意:

事业之花绽放,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价值。

生命绽放,把握人生方向,让人生更精彩。

梦想绽放,不畏艰难、不要气馁,有理想、有追求。

青春绽放。

笑容绽放,微薄之力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2.主体分析法

即寻找材料中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观点。适合故事类材料。重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就是文章的逻辑。

分析步骤:

①抓主体:材料中的主要人物。

②找做法:材料中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

③引申:把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转化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④确定立意:积极向上;不过度引申;能概括材料。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戴维是英国皇家学院的爵士,在科学上曾有过重大发现。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戴维写的是:“最大的贡献——发现法拉第。”法拉第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没上过大学。戴维发现他的才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法拉第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实际应用:

①抓主体:戴维,法拉第。

②找做法:

戴维:在科学上有过重大发现,他发现了法拉第的才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助他走上科学之路。

法拉第:是一名没上过大学的书籍装订工,他的才能被戴维发现,走上科学之路,最后成功。

③引申:法拉第是人才,但是如果没有戴维发现他,他的才能很可能就此被淹没。

④确定立意:

人才需要“发现”

人才需要发现,更需要培养和扶持。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作文如何立意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记得查看哦!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立意示例:

1.管仲随齐恒公攻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他放开老马,人们随着老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北京大学一位老教师,在海淀区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睛也能找回家,像地道的老马,然后有一次他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水,马如龙,竟一时找不到归路,幸而看到马路上驶过的332公交车,才得以安全回家。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经验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思维定式阻碍问题解决。

2.有一种叫做“诡异谷”的现象,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时,或是电脑生成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逼真时,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不舒服的感觉。

2001年的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有史以来第一部CGI(纯电脑生成影像)影片,其中的人物角色全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几乎无一例外地完美。但是这部影片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批判和市场的失败。

事后,3D动画师们学会了将不完美因素融入设计,创造出人物,才更生动自然可爱。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太完美反而不够完美一一以完美或不完美及其关系的主体即可;学生是不完美的人,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完美的个体。

3.“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新木桶原理”,认为当木桶倾斜一定角度后所能装的水,才是它的真正容量,也就是说,木桶的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新木桶理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审题立意。一是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这可以从“转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

二是可以从“短板”和“长板”的比喻意来看,“短板”是指人的不足之处,“长板”是指人的长处,因此,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引导教育方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这两方面立意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对着中心论点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接着就可以按照已有模板进行写作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立意示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教师资格证作文立意技巧1联系知识法在教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当中,大多考生都对教育相关的理论、观点、职业道德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背记了不少内容。其实,这些知识点不止能应对与教育理论有关的选择题、问答题,还能在写作中派上用场。综合历年综合素质写作主题来看,除了考查人生观,如:2013上半年(小学)主题是“人生挫折”,(幼儿)主题是成长。最主要的是考查教育观,如:2013下半年(中小幼)主题是学高与身正;2013上半年(中学)主题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012下半年(中学)主题是发现人才;2012下半年(幼儿)主题是知行合一、贵于行之;2012下半年(小学)身教重于言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中人生观的考查主题也可以往教育观引申,如“人生挫折”主题可以写渴望成为一名教师路上的挫折,也可以写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成长”主题可以写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见,综合素质写作主题与教育观密不可分,要懂得灵活地把教育理论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找准写作材料的意图,抓住材料表达的核心观点,明确立意。2关键词分析法【题目】成长是美丽的,它一路走着,一路扫撒着缤纷的花朵;成长是神奇的,它引领着我们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成长是忧郁的,它意味着一次次告别的仪式,和亲人,和自己……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道题的主题很明确:成长。但是从哪方面成长?是谁的成长?没有阐述详细,所以在抓住关键词的同时需要进行内容的扩展。这里提供一些参考立意供大家思考:1、不畏失败,努力成长2、努力成长,绽放梦想3、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尽情成长4、帮助学生不断成长5、在教师的岗位上不断成长这几种立意是在练习中同学们经常写到的立意。其实,这几种立意本身存在优劣之分。同学们参加的是教师资格考试,所以作文的题目从教师的角度来立意会更贴近考试的性质。对本道题来说,一、二、三的立意是不切题的立意,而四和五的立意是符合题目的正确立意。3引导启发法【题目】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口,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引导启发法的核心在于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给予同学们何种启发。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因为其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思考,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立意。在此,需结合这件事成功或者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寻找到影响事情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文章的立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8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