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真题重点

feion1992024-07-24  2

1.把握重点,直接得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小幅度变化,但涉及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近3年考试而言)。

2.准确率高,针对性强

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 其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能比拟,其科学性、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所以考生要仔细研究真题,模拟题可以一套不做,但如真题不做,通常很难通过考试。

3.总结命题思路

真题都是命题专家根据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出的,因此很多题日都非常容易做错,而且如果你总是按着自己的思路想的话,还会越想越觉得题目出得离谱。等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你会发现,上次做对的还是对的,上次做错的还是错的。这是因为出题人不是你,是那些优秀的专家们.而且他们的命题思路不是你能左右和改变的。所以你只有一条路了:改变自己。忘记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拼命往专家的思路上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做对题。这个命题思路还得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体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充分利用教资历年真题的重要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点是必考的;也是比较难的一块。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备考。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预计为11月份,请考生做好准备。库课小编乐意为你解答!

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统考哪些知识点属于常考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第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第四,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2.个体身心发展的三、四、六;三个动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四个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六个规律:个体身心发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统考哪些知识点属于常考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第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第四,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2.个体身心发展的三、四、六三个动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共同作用论(马克思主义)四个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和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六个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3.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3-6岁)的主要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泛化和分化桑代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分6.古代那些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7.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3)直观性教学原则(4)启发性教学原则(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6)巩固性教学原则(7)及时反馈原则(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9)量力性原则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等。8.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9.意志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型冲突。10.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特尔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决定于先天因素,20岁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例如记忆力。晶体智力是后天习得的,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经验,在一生中一直发展,如阅读能力。12.新课改课程结构调整新课改体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3.德育方法、德育原则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知行统一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4)榜样示范法(5)品德评价法(6)自我教育法1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1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1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17.培养班集体的方法(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3)形成良好班风(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8.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6)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缺点是不利于因材施教。19.注意的分类与品质分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和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品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20.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题,也是重点记得题。

注意事项:

教育部确定笔试合格线。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如上一考次有未通过课程的考生报名时只选择未通过课程即可。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有资格参加面试报名。

笔试没有书面合格证明,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 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申请人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扩展资料:

2012年之前,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主要针对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师范专业学校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

2012年后,教师资格考试纳入统考试点和省考相结合的模式。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考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83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