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师资格证真题

feion1992024-07-24  0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出生时就有( ) A.情绪 B.情感 C.成就感 D.美感 2.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最难辨认的表情是( ) A.怀疑 B.悲哀 C.惊讶 D.恐惧 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4.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 A.反应快,精确性强 B.反应慢,精确性强 C.反应慢,精确性差 D.反应快,精确性差 5.心理学家把类似燕青的气质,如聪明过人、灵活善变,情绪丰富且外露叫做(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D.群体极化 7.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舒茨 D.奥尔波特 8.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转移 B.升华 C.文饰 D.补偿 9.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是(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0.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行动刻板性开始明显增强的年龄是( )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11.认知心理学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获取了很大成功,所采取的方法是( ) A.反省法 B.口语报告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12.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 ) A.性别 B.年龄 C.受暗示性 D.智力 13.四色说的四种原色是指( ) A.红、黄、蓝、绿 B.红、蓝、绿、紫 C.黄、蓝、黑、白 D.黄、绿、蓝、紫 14.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 A.遗忘 B.注意 C.提取 D.联想 15.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内隐记忆 16.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概念形成的方法是( ) A.抽象概念 B.具体概念 C.人工概念 D.科学概念 17.想象处理的主要信息是( ) A.表象 B.符号 C.语词 D.语义 18.提出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g因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 A.卡特尔 B.瑟斯通 C.斯皮尔曼 D.吉尔福特 19.反映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的是(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难度 20.成人与儿童对一幅图画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别,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的部分,而成人能把握整个图画的意义,这说明了(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意识 22.适应 23.创造性思维 24.挫折 25.气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7.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28.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0.群体的主要功能。 3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定向的认知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结合实际运用认知与期望理论阐述人类行为的动机。 33.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尽管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但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却是因人而异,试用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2.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意义学习 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4.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又称之为( ) A.信息源 B.通道 C.目标靶 D.反馈 5.“个体心理发展”内涵的恰当表述是( ) A.心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B.心理功能获得和丧失有序变化过程 C.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的全过程 D.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神经系统发育健全的过程 6.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有自我实现需要。这是哪个心理学派的观点?( ) A.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7.人在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 ) A.α波 B.θ波 C.β波 D.δ波 8.在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属于( ) 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经验性智力 D.情境智力 9.达斯等人认为右优势脑的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表现出的认知风格是( ) A.系列型 B.同时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大类:改变压力源和改变自己。下列选项中,属于改变压力源的是( ) A.依赖药物 B.抽烟酗酒 C.攻击 D.分散注意力 11.某人对同一产品设计了两则广告,观察并分别记录观看广告的人次。此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12.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是几十到几百毫秒 B.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 C.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D.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视觉代码的形式储存 13.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 ) A.常规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聚合思维 14.偏重测量潜在能力的心理测验是( ) A.性向测验 B.成就测验 C.智力测验 D.创造力测验 15.个体被高级需要所驱使并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称之为( ) A.成就动机 B.成长动机 C.交往动机 D.外在动机 16.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其气质属于( )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17.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 ) A.社会惰化 B.从众 C.去个体化 D.服从 18.由飞行时差导致的暂时性失眠称之为( ) A.失律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情境失眠 D.急性失眠 19.由声波的振幅,即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所决定的声音属性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0.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思考回答的工具,是用来研究儿童( ) A.道德理解水平 B.道德判断水平 C.道德推理水平 D.道德认知水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认知 22.角色扮演理论 23.绝对感觉阈限 24.场独立性 25.心理健康(狭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7.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29.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0.人际沟通的类型。 31.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33题任选1题,第34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请谈一谈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启示。 33.试述成就动机的结构并举例说明怎样激发与培养人的高成就动机? 34.大学生李某常常光顾学校附近的小书店,渐渐地喜欢上了营业员王某。热恋三个月后,王某以李某无经济实力为由与李某分了手,李某觉得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跳楼自杀。请结合本案例谈谈我们应如何面对及应对挫折。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1.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的科学。2.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3.依学习内容划分,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大类。4.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 可以把思维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5.几种主要的认知类型:(一)冲动型与沉思型;(二)系列型与同时型;(三)____________。6.两种著名的投射测验:(一)____________;(二)主题统觉测验。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30 分)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谢切诺夫 B.罗杰斯C.华生 D.弗洛伊德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3.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的研究方法是( )。A.谈话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观察法4.一些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一些动物的冬眠春晓,一些鱼类的季节性巡游,这些周期性变化称为( )。A.年节律 B.日节律C.月节律 D.90分钟节律5.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感觉 B.知觉C.思维 D.想像6.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称(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7.由于人的两眼之间约有65 毫米的距离,因此在注视同一非平面物体时,两眼网膜上所得映象不完全重合,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视差 B.双眼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 D.双眼视轴分散8.信息在头脑中能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称为(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 D.遗忘9.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这称为( )。A.判断 B.概念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10.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的是( )。A.斯皮尔曼 B.瑟斯顿C.加德纳 D.卡特尔1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热情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10.压力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1.举例说明知觉的恒常性。简要说明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2.什么是动机?动机具有哪几种主要功能?五、问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用斯坦福—比内(1960 年)量表测一个实足年龄10 岁儿童的智力,他通过了10 岁组的全部条目,又通过11 岁组的全部条目,他的智龄(心理年龄)是多少?他的智商是多少?(要求列出智商计算公式)2.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3.什么是人际沟通?它有何基本功能?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教师资格证真题练习》系列连载文第41期:欢迎来到教育与教育学。点击阅读系列文章,每天练习几个真题,获得11月2日的笔试。2019年教师资格证真题第41期:教育与教育学选题1 .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类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如()。a .事实性文献b .工具性文献c .理论文献d .经验性文献【回答与解析】按文献功能划分,可分为五类。事实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研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包括古今中外已经发现和证实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事实资料,如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各种考试量表、各种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名家教育实录等。 由于题目所阐述的是事实性文献,a .工具性文献)指专门为教学科研提供检索咨询的文献,包括工具书、网络检索查询理论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研提供理性认识的文献,包括教育专著、论文、文集、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等。政策性文献是专门为教育科研提供政策依据的文献,包括规章制度、政府文件和统计资料等。经验性文献: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等为教育科研提供感性认识的文献。正确答案: a2 .通过分析孩子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来了解孩子的研究方法是()。a .行动分析b .文献分析c .作品分析d .调查分析【答案与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孩子的作品来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孩子的作品很多。在其他选择中,调查分析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采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归纳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式。文献分析研究法主要是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行为分析法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走访,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纠正他的行为,也称为行为纠正法。现代行为修正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B.F .斯金纳,他主张采用控制局势、称赞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上所述,在题干中调查的是作品分析法的意义,所以选择了c。正确答案: c3 .新课改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小学教师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 .问卷调查法b .文献研究法c .行动研究法d .历史研究法【回答与解析】问卷调查法又称书面调查法。是以书面形式间接收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手段。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途径。历史研究法是利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研究过去事件的方法。正确答案: c4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改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说,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个案研究d .经验性研究【答案与解析】调查研究法是指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系统、有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归纳出规律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通过人为变革研究对象,验证研究假说,探讨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案例研究是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教学领域的案例教学是指案例教学应用于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问题或建构理论的研究方法。经验研究是教师通过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类型。正确答案: b5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 .调查法b .访谈法c .历史法d .实验法【解答与解析】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法、案例教学法、行动研究法、质性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历史研究法是系统地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和演变的史料,揭示其本质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侧重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间接方式考察现状。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以案例为重点。行动研究法侧重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实验研究法侧重于研究变量的控制。问题是考察历史研究法的含义,所以选择c。正确答案: c请关注检查和阅读系列题库。 如果大家在报考过程中感到困惑,或者需要考研资料,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也可以私信教务老师。我想要资料下的评论区Q1。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阅读《教师资格证真题练习第19期:教学评价与反思》,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每天练习几个真题,两个月轻松获得笔试。教师执照课题演习第19期:教育评价与反思(连载() ) ) )。一选题1 .教育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关于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a .教师教与学生学b .教师教学生学习c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d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答案与解析:教育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教育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构成。另一方面,BD都只包含一个侧面,是单方面的。 C项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体现了教师主导的学生主体思想,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导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因为只有a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所以选择a。正确答案: a2 .根据教学任务的划分,课程类型为()。a .讲课、强化课、练习课、检查课b .新课程、强化课、技能课、检查课c .实验课、强化课、技能课、复习课d .新课程、强化课、技能课、复习课解答与解析:根据课程任务的划分,课程类型可分为新课程、强化课、技能课和检查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义、演示课(演示实验或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所以排除ACD,选择b。正确答案: b3 .能否测量你想测量的东西,能测量到什么程度,把这个测试的质量()。a .有效性b .难度c .区分度d .可靠性解答与解析:一个测试能否测量出你想测量的东西,能测量到什么程度,这个测试的质量叫有效性,信度是测试的可靠性,是其不断推广的依据,难度是主题的难度,区分度是主题的鉴别度因此,正题定为a。正确答案: a4 .关于备课中的“课程安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课程计划是教案B .课程计划包括许多步骤,其中思考教学方法的运用是这些步骤之一C .课程计划的编制在课题计划编制完成后进行d .上课时间表是上课时的笔记答案与解析:备课三个计划: (1)学期课程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课程计划,也就是教案,一般以小时为单位制定,是课程的具体方案。一般来说,要进一步研究教材,找出教学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考虑这门课的针对性教学步骤,确定课程结构,安排课时; 思考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最后写课程计划。课时计划的制定基于课题计划的制定。 也就是说,在课题计划完成后进行。课程安排是课程的具体方案,而不是课堂笔记,d项的表达是错误的。所以选d。正确答案: d5 .有的同学总分100分,第一节课分为50分,在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条件下,半个月后再次测试的分数为80分,这个测试()不好。a .有效性b .难度c .可靠性d .准确性解答与解析:信度是指测试的可靠性,是其不断推广的依据,测试可靠性又称为测试可靠性,是指一个测试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一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程度。该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相差30分,说明复试的信度不佳,也就是说该考试不可靠。因此,选择C .测试的有效性是指一个测试可以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难易度是主题的难易度,区分度是主题的鉴别度。正确答案: c请关注检查和阅读系列题库。 如果大家在报考过程中感到困惑,或者需要考研资料,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也可以私信教务老师。我想要资料下的评论区Q1。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这个推荐你到书店买两本试卷 也不贵而且都能考到原题 买燕园系列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8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