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题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演员菜昂纳多凭借电影《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一角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引发了社交媒体的“狂欢”,也让相关的图书搭上了一趟顺风车,如同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所引发的阅读狂潮一样,带来了一股“奥斯卡阅读热“。综合上诉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二、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题真题解析
电影《荒野猎人》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引起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就像春节期间的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引起了人们阅读原著的兴趣一样,诸如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所引发的阅读热潮一样,这说明了获奖引起了人们对于原著阅读的兴趣。这个社会的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信息时代,图书太多,人们不知道阅读什么。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需要选择性阅读,而作品获奖其实是一种专家对其作品的认同,这就引导了人们去选择这些得到了社会认同的作品,因此就产生了相应的阅读潮。同时,电影这种形式,又使得原著的内容得以传播更广泛,也可引发形式与内容的思考。
因此,从获奖引发的阅读潮现象,可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正面提出“阅读需要社会正确的引导”等观点,也可进一步提出“构建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社会的引导”。从电影形式引发阅读可提出“良好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内容的推广"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观点。
当然,你如果从反面去论述,认为人们是追逐热点去阅读,这反映了我们阅读的功利性等角度去论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只要是能自园其说,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跑题。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题立意参考
1.“阅读需要社会正确的引导”“构建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社会引导”
2.文学作品改编后被搬上大屏幕,提升了人们对阋读的兴趣 但是很多更优秀的作品却并不为人所知
3.跟风阅读违背学习的本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选择 那些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而不是看作品的火热程度
4.文学作品的改变激发了阋读热,在人们读书量越来越低的今 天也不失为一种提升大家阅读兴趣的方法;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我们也可以思考怎样开创出更多更有益的方法来激发大 家的阅读热爱;
5.我们读书切记不可太过跟随潮流,要培养和激发兴趣,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并且能吸收优秀作品中的营养。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题真题小编就总结到这里了,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幼儿: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一档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无数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节目中一个嘉宾评论道:“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另一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它唤醒了中国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作文范文】 弘传统文化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对自身文化品质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始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行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终于文化的实际运用。 树立文化自信,要始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就一定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收藏、鉴别、整理、展现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扶持,加强对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让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各环节和全过程,创造全民崇尚中华文化的社会氛围,从而汇集成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为国家和民族实现奋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树立文化自信,要行于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保持与时俱进的气息。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文化自信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与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状况是分不开的。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妄自菲薄,还是新世纪以来的西洋节日在中国的日渐火热,以及更甚于此的遍地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山,文化产品,无疑不在说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文化自信的心态。而故官文物的走红、济南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并重、深圳文博会的创收、陕西《国风.秦韵》文化品牌的惊艳等,则成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清流,启发着我们要重新认识和深入发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发展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从而树立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终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旦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自然足了。屠呦呦正是把从传统中药文化中找寻到了疟疾克星,提取到了青蒿素。这正是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解决科技、医药等难题的典范。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这一历史课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文化建设及其创新发展,积极挖掘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用文化自信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和活力! 小学: 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生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少年时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 这位少年叫爱因爱因斯坦。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篇论说文。 立意:循循善诱引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学生观、正确看待学生,重视过程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参考范文】 享受过程 火柴不会因熄灭而哭泣,因为他曾燃烧过雄鹰,不会因折翼而沮丧,因为他曾经飞翔过花朵,不会因为枯萎而伤感,因为他曾经绽放过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注重过程,始于对目标的清晰认知。淡对结果,是成功的关键。居里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人,她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使其被后世敬仰。在她成功的时候,他没有注重功名。当好友见他,把金章给孩子当玩具时,大惊不已,可她却回答,我注重的追求梦想的过程,而非结果。这枚金章对我无用,还不如给孩子当玩具教育,让他不要在意名利。 注重过程,行动于对兴趣的坚持。肖恩史蒂芬森一生下来就会发现他患有成骨不全病,但他凭借毅力活到了30岁。虽然他遭受过数百次骨折,他的身高只有3英寸,体重只有19磅。但他立志成为演讲师,并在大学主修政治,他并没有想着自己的生存时间的长短,他享受着他成功路上的每一处光景,从而为他迎来了无数人的掌声,享受生命的历程,为人生添彩。从古至今的科学家,他们未想过成功会带来什么。他们只埋头于自己的兴趣,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即使失败多次,他们也欣然面对给人类出行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杂交水稻是闫文平先生的旅程,两弹一星是邓稼先先生的骄傲。辽宁舰是罗阳先生的汗水,他们享受过程,所以夺取了巨大的成功。相反,多少人因为成功不择手段,丢失本性而落得个家破人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带来的下场人尽皆知,但为何多人重蹈覆辙?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身边的美景,失败是必然的。 注重过程,终于对自我的与时俱进。现在的我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少年时代正是一个编织梦想的时代。我们在梦想的激励下艰难前往,有多少人能平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沿着梦想推引方向前,又有多少人只是一味的幻想,只是想象结果如何,而不去将丝毫的力量去用于实际的追求结果。虽然结果是一份评判,难道过程不是更加精彩吗?注重过程去追求,对于结果淡然处置。 无论经历还是挑战,亦或是学习都有一个过程。当然同时存在一个结果,但不去想,结果是喜是悲,带给我们的,只是赞美和鼓励,而真正充实我们内心的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无法抹去,对我们来说也是最重要的。 中学: 汉朝董遇有“三余”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意是,冬天是一年中的余暇,夜晚是一天的余暇,阴雨天是平时的余暇,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画家齐白石曾以“余”“鱼”同音,作《三余图》,并题识:三余者,昔人故事,余字不能画,借鱼之形,取其音,白石有三余日: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 【题干】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答案】 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齐白石曾说: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在这句中,白石老人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也反映出其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时间是宝贵的,古往今来,惜时者,往往能有所建树。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抚过浩瀚星海,我在斑驳最深处,聆听到因惜时而精彩的回音。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试想,如果巴尔扎克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荒度余生,他还会完成这部闻名遐迩的巨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珍惜时间,甚至熄灯后在卫生间刻苦读书。凭借珍惜时间,他以高出常人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我国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最大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珍惜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事业、他人的尊重。因为惜时,巴尔扎克终成文学巨匠;因为惜时,童第周成为科学伟人,因为惜时,无数志士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事情,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2021下半年中学教资综合素质已经考完了,综合素质在教资考试里面算是很重要的一门,得作文者得综合素质,下面是中学教资综合素质作文题目以及参考立意,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1、《三余图》款识:三余图。白石老人三余云: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岁白石,丙戌·钤印:齐白石·悔乌堂·鬼神传之非人工·齐白石画鱼比画虾画蟹更加写意﹐因鱼与人的关系较虾蟹更密切﹐有着“无常形有常理的特点"易于把握·鱼有很多可借喻的因素﹐如“年年有鱼”,鲍鱼可喻“长寿有鱼”,金鱼可喻金钱有余”等等﹐其美好且吉祥的文化涵义也是文人墨客喜好之缘由。
2、《三余图》构图简洁﹐齐白石自题篆书“三余图",画面底部绘三条大小迥异的游鱼与自书相呼应·古之“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而齐白石谓“三余”则为“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齐白石画鱼不画水﹐而是通过鱼的摆动和对鱼身·鱼尾等墨色的变化和空白的处理使画面充满生气﹐使人产生鱼在游动的虚拟效果。
请以以上材料撰写1000字论说文。
立意:教育源于生活 、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学会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引申立意:
1、学生:结合当下的双减政策,如何更好的利用空闲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引导学生养成好好利用时间的习惯和能力。
3、教师角度:如何利用时间,促进专业发展。
4、教育角度:学生的学习不是争分夺秒,余暇应该让学生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