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学科笔试题库

feion1992024-07-24  2

幼师资格证笔试考两门科目:《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报考幼师资格证必须要有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知识占比15%,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占比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识占比15%,文化素养知识占比12%,基本能力知识占比48%。

《保教知识与能力》中学前教育原理知识占比3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占比33%,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知识占比36%。

幼师资格证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等环节,完成面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试卷真题案例

中小学课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中小学课程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三个维度:①知识与技能,这一点不做过多的解释了, 就是字面意思;②过程与方法,学习讲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固定的知识技巧当然值得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这会使我们终身受益;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健康的情感和正常的价值观无疑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美国的课程专家舒伯特认为,我们可以对课程目标进行分类,分为: 1. 普遍性目标取向,譬如我国常常提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行为目标取向,就是指课程往往需要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某种行为;国生成性目标取向,也就是指过程特别重要;④表现性目标取向,即学生的自我个性十分重要。

具体回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6个。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过去,我们的课程常常关心”知识本身”的传授。"填鸭式教学”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句,用来形容教育中注重却也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革后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要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往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也就是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以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而且科目过多又缺乏整合。新的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包含了对于学科本身的阐述,也涵盖了与社会现实的内容融合,也会根据课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学生能力在学科知识上和动手能力上的均衡发展。“历史与政治””品德与社会”等综合性课程的设立,让学生学会融合多个学科知识。将丰富的选修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分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3)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起来。改变过往课程内容中老旧的、与时代脱节的内容,尝试将课程内容与最新的时代脉搏相联系。前段时间,一位数学老师以游戏《王者荣耀》中的游戏人物后裔”为背景出了一套考题,引发了社会的热议。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我还记得在我读书的年代,几乎每-篇语文课后的最后-道练习题都是“请背诵全文”,令人哭笑不得。现在的课本里则出现了很多创造性的、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学习方式,比如“改写”“续写”等。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考试及评价机制是教育的实际指挥棒,也只有建立了配套的素质教育考试制度,才能让素质教育的理念做实、做好、 做优。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不同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大不相同,最适合的课程体系,也是应该有所不同的。

⑴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哪里有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多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 )。 A.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B.为升入小学打基础 C.幼儿知识的掌握与获得 D.基础教育的发展 3.( )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真题答案请访问新百易教育官网)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4.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就会往嘴里送,这是孩子的( )。 A.痛觉的探索方式 B.不良的生活习惯 C.触觉的探索方式 D.动觉的探索方式 5.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6.提出“精神胚胎”“有吸引力的心理”“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斯金纳 C.拉伯雷 D.布鲁纳 7.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8.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 )。 A.名词 B.动词 C.副词 D.代词 1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 )。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二、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12.简述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 三、论述题(共1道题,每题20分,共20分) 13.论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我国教育非常重视的内容,广大的幼教工作者也对环境创设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两位老师关于环境创设的对话。 李老师:其实环境创设很简单,就是买一些材料摆一摆,贴一贴就行。 王老师:对啊,环境创设不就是我们老师自己把房间布置一下嘛,重点也就是考察我们老师的手工制作能力,所以我觉得这项工作应该由美术老师来做。 请你利用环境创设的相关理论评析两位老师的说法。 15.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教师发现创想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说:“创想区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于是教师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纸箱啊?”这时,有一个幼儿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地响应了。要去创想区玩。于是,创想区“纸箱加工厂”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教师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教师的辅导下创想区里的“纸箱加工厂”总算顺利地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教师发现创想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教师来又赶紧玩起了纸箱,嘴里却不停地说:“一点都不好玩。” 请根据孩子的反应对这位教师的游戏区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诗歌:小雨点,沙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到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诗歌可以用其优美的语言和情感来感染幼儿,营造出幼儿欣赏作品的良好氛围,因此,培养幼儿对诗歌作品的感受和体验非常重要。请以诗歌“小雨点,沙沙沙”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⑵ 我现在正在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历年所有的真题下载谢谢! 你好,去年我报的线下班老师给我推荐的攻关学习网,里有历年来所有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和讲解,我们班除了几个没过,其他都过了,这个证不难的,你可以参考下,加油,望采纳。 ⑶ 2019年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题库和解析谁知道哪里有,急用,有知道的推荐下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自2015年改为统考后,考试科目、方式都有所变化,回 1、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答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部分科目采取计算机化考试,部分科目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 2、笔试科目,如表2, 3、面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的形式,考查考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4、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2019年起提高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可以报山香教育成都中心学习班,助力考生一次拿到教师资格证,96%考生通关率。 ⑷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哪里有到你户口所在地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就是教育局)报名,也可以网上进行报名.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8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结束, 教师资格频道特别整理了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A.尊重个体差异   B.公平对待幼儿   C.面向全体幼儿   D.引导幼儿探索   答案:D。   2.刚进园时,小朋友们试图用旋转的方法打开水龙头,不出水就大声叫老师、这时蒋老师没有急于出手帮助,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试、很快小朋友们发现,提起开关,水就流出来,按下去,水就关上了、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这体现了蒋老师注重()。   A.教师的主体作用   B.游戏的促进作用   C.幼儿的亲身体验   D.环境的积极影响   答案:C。   3.中(1)班有一个现象:一个孩子向杨老师“告状”其他孩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告状”,孩子们少如嚷嚷,班上乱成一锅粥、杨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不理所有“告状”的孩子   B.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再行处理问题   C.所有“告状”的孩子   D.选取部分孩子的“告状”予以解决   答案:B。   4.沈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学习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对做好工作极为重要、”沈老师强调的是()   A.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   B.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C.保教知识的学习   D.领域知识的学习。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信仰自由权   C.通信自由权   D.教育自由权   答案:D。   6.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指的“儿童”是()   A.18岁以下的任何人   B.16岁以下的任何人   C.10岁以下的任何人   D.6岁以下的任何人   答案:A。   7.为解决新建小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某房产开发公司在所建小区引入了一家由某教育发展集团独资羊办的幼儿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有权确立该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是()。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C.该教育集团   D.该房产开发公司   答案:C。   8.某幼儿园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所有教师工资中扣除100元用于订阅专业刊物。该园   A.合法,幼儿园有权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   B.合法,幼儿园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教师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   答案:C。   9.未成年学生孔某在逛超市的时候,管理人员怀疑他偷拿物品,并对他进行了强制搜身。该超市侵犯孔某的权利是()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生命健康权   D.隐私权   答案:B。   10.某幼儿园在上学期为大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程。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幼儿园有权安排教学活动   B.不正确,这些内容应设在大班下学期   C.正确,有利于实现幼小接   D.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答案:D。   11.某幼儿园要求幼儿必须到医院接受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该幼儿园的做法()   A.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B.有利于选拔优秀幼儿入园   C.侵犯了幼儿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幼儿的个人隐私   答案:A。   12.亮亮是驻某地武警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亮亮的义务教育负有保障义务的是()   A.中央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D。   13.休息时,王老师让孩子们排队接水喝,可队伍总也排不好,你推我,我挤你。王老师只好扯着嗓门提醒孩子们,可队伍刚排好,过一会儿又乱了。这时,王老师也口渴了,她端起杯子走到队伍前面接了一杯水喝,很无奈地看着眼前乱哄哄的接水队伍。这表明王老师()   A.未能廉洁从教   B.未能公平对待幼儿   C.未能以身作则   D.未能公正对待幼儿   答案:C。   14.一天,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踢球,方方总是抢球后抱着跑。陈老师看到后就让他站到一边,并对带班老师说:“以后都别让他踢球了!“陈老师的做法()。   A.正确,维护了整个活动的良好秩序   B.正确,保护了其他孩子的人身安全   C.不正确,破坏了同事间的团结协作。   D.不正确,打击了方方的参与积极性   答案:D。   15.“丢手绢”的游戏结束了,张老师正准备带领小朋友们回教室,晓理突然走到张老师面前,低声说:“老师,还没有轮到我丢手绢呢。”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回应是()   A.“难道还让我叫小朋友来陪你玩一次?   B.“待会儿我们再去玩更有趣的游戏吧!”   C.“小朋友们先等着,我带晓瑶去玩”   D.“下次再玩吧,谁让你运气这么差!”   答案:B。   16.放学时,家长们都走进幼儿园接孩子,金老师一见到小齐爸爸,就埋怨他说:“小齐到现在还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你们做家长都怎么教的!”小齐爸爸觉得很难堪、恼怒说:“就是不会才送到幼儿园学习的嘛!”对该事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老师应该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B.生活能力培养主要由家长负责。   C.金老师拥有批评幼儿家长的权利   D.生活能力培养主要由教师负责   答案:A。   17.大量细小的水滴随气流漂浮,从天空慢慢降落地面。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   ()   A.雾   B.霾   C.小雨   D.毛毛雨   答案:D。   18.人类的发展进行与使用工具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最早的工具是()   A.石器   B.陶器   C.瓷器   D.铁器   答案:A。   19.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拥有特别服饰和超人能力,很多被搬上银幕,获得小朋友们喜爱,图1银幕形象是()     A.闪电侠   B.蝙蝠侠   C.朱侠   D.钢铁侠   答案:C。蜘蛛侠。   20.一位作家在创作和译儿童作品方面卓有成就,编过儿童文学杂志,有一项儿童文学奖就以其命名,这位作家是()   A.严文井   B.陈伯吹   C.张天翼   D.叶圣陶   答案:B。陈伯吹。   21.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道德伦 理规范,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常识及日常生活常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蒙学教材的是()   A.《千字文》   B.《百家姓》   C.《急就章》   D.《山海经》   答案:C。《山海经》。   22.作为斗量单位,“光年”和“甲子”分别是()。   A.时间单位、时间单位   B.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C.时间单位、长度单位   D.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答案:D。长度、时间。   23.如果太阳不发光,那么地球上的人们仍然能够用眼直接看到天体的是()   A.彗星B.金星   C.流星   D.月亮   答案:B。金星。   24.大气围绕地球气圈,对地球有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气作用的是()   A.防止过量太阳之外显福射   B.帮助保持地球温度   C.锁住地球生物所需水分   D.产生扼尔尼诺现象   答案: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25.中国传统民居风格众多,有很深人文与地理环境烙印,生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图2所示民居名称()     A.傣族竹楼   B.福建文楼   C.侗族鼓楼   D.西藏竭房   答案:A。傣族竹楼。   26.图文混排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下列表述中,不正确是()   A.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剪贴画   B.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图形   C.可以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D.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   答案:D。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配色方案是用于用户界面而不是用于文档界面。   27.下列关于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的表述,正确是()   A.只能用鼠标不能用时间来控制动画   B.只能用时间不能用鼠标来控制动画   C.鼠标和时间都能够控制动画。   D.鼠标和时间都不能控制动画。   答案:C。鼠标和时间都能够控制动画。幻灯片的换片试有手动和自动放映,手动使用鼠标或键盘上的按钮实现,自动放映可采用排练计时完成。   28.下列选项中,与“家具——大衣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电冰箱—空调   B.坐具一一双人床   C.消毒柜一冰柜   D.炊具一煤气灶   答案:D。炊具一煤气灶。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50、90、170、()、65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330   B.340   C.350   D.360   答案:A。330。   二、材料粉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不喜欢洗手,有些小朋友虽然洗手,也只是简单地冲冲水就算了。户外活动后,韩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念着儿歌认真地洗手,另一组暂时不洗手。韩老师拿出两块柚子皮,一组一块,让小朋友分别摸柚子皮内层,红红突然叫起来“黑了,黑了!”   果然,没洗手那组小朋友摸过的柚子皮内层已经黑乎乎了,韩老师趁机提问:“柚子皮为什么会变黑呀?”孩子们抢着说:“他们没洗手,手很脏”“手上有土,把柚子皮弄脏了”韩老师连忙引导:“这是我们能看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呢?”“细菌、病毒”,孩子们大声说。韩老师趁热打铁:“如果我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手上的脏东西会沾到食物上,脏东西进入我们的肚子,身体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叽喳地讨论开来,最后得出了“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健康的小主人”的结论。活动结束后,没洗手的小朋友,立刻跑到洗手池边洗手,洗得格外认真,洗了手的小朋友中,有人感觉自己没洗干净,就认真地又洗了一遍。   自此,小朋友们大都能自觉地去洗手,如果某个小朋友忘记洗手,其他的小朋友也会提醒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韩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因为幼儿不会洗手而放弃了此方面的培养,而是结合“儿歌”、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重要性,遵从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的儿童观。   (2)儿童是独特的人。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韩老师应该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材料中韩老师将幼儿分成了两组,并且在活动中听从了孩子们的想法进而开展进一步的引导活动,遵从了这一点。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每个幼儿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韩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洗手的重要性,而是让幼儿自己实际操作,感知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遵从了这一点要求。   综上所述,韩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31.材料:   一天早上,陈一航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在搬椅子时,他发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有一本书没有收好,便大声喊道:“余老师,这儿有一本书没有收。”余老师笑看说:“那就请你把它送回去,好吗?”他高兴地把书拿往图书角。由于陈一航平时吃饭、睡觉、上课、活动无一不让老师费心,所以余老师一直盯着他的送书过程,生怕他把书拿到别处去。当他把书拿到书柜前,正想顺手往里面一扔时,余老师连忙说:“谢谢你哦,你帮了我的一个大忙,要不等会儿我还得自己把书整理好。”他听了后连忙把书放整齐,离开书柜了,还不时地回头看看书本是否会掉下来。   余老师被陈一航的这个行为所触动,立刻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说:“陈一航,原来你那么会整理书啊,那你愿意做‘图书管理员’吗?把小朋友们没有收好的书,都送到这里来收放整齐。”他高兴地说:“当然可以!我放书最整齐了!”之后的一个星期,在余老师的引导下,陈一航很用心她寻找没有收回图书角的书,把书摆放整齐,在其他方面也进步了很多。   问题:   答案: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教师在对待平时较为费心的陈一航小朋友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正确看到其送回书的这一过程,并且能恰当的加以引导。这充分说明改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2)教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材料中陈一航小朋友虽其他方面有时稍显调皮,但是能够主动为老师承担任务,老师能够抓住这一点,进行因材施教,并在老师任命为图书管理员后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   综上,该老师用自己的行为为大家树立榜样,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   32.材料: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显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植于隐性《的朋维模式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将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 论和辩证法原则,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辩证矛盾思维即是其中之一。   辩证矛盾思维特别注重时间性。既然矛盾双方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必须是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辩证思维特别看重“时机”,追求“时中”。   “时中”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蒙”卦的《条传》“蒙,享。以亨行,时中。也,”意思是说,蒙卦表示希望亨通,所以,以通来行事,是符合“蒙”这个时机的。可见,所谓“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中而非时,不谓之中。同样,时而不中,更不谓之中了。?《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韩国的国君韩昭侯准备修建一个高门,但他的谋士尿宜以却秦劝他不要这么做。屈宜日说:“如果你非要修建这个高门,恐怕你还等不到这个高门修建完,就要死了。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对。国君在自己家修建一个高一点的门楼,搞得气派一些,有错吗?没有错。当年我们国强民富的时候,你如果修建一个高门,肯定没有问题。可是今天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秦国去年刚刚攻占了我们的宜阳城,我国元气大伤,你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修建高门,势必会使百姓离心,将士散德,韩国的败落就不可造免了。”结果,韩昭侯没有听屈宜日的劝告,而屈宜日的预言也应验了,高门还没有修好,   韩昭侯就去世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正如属宜日说的>   那句话;“奇斯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意思是说,我所说的时间,不是客观的时间,而是参与到事情当中来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效果会很好;在不合适的时做同一件事情,往往会很糟。这正是“举事而不时,力虽尽而功不成”的道理。。正因为此,中国文化对时间非常敏感,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相时而动,顺势而行。《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代学者朱熹在注释“时中”时也说:“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即是指,“中庸”,是因“时”而“中”的,并非骑墙、折中,更不是简单、僵化的“中间地带”。“时中”又是何其之难!因为它在实践中很难把握,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抓住它,然后照本宣科地去实践。但是,认识到这种困难并不是坏事,因为你一旦明白了“时中”的艰难,就会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又会让你在行为中谨小慎敬、如腰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摘编自祝和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问题:   (1)、辩证矛盾思维为何特别注重时间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答案:矛盾双方之间的辩证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是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   (2)、追求“时中”,对个体而言有何价值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答案:“时中”对个体而言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   ①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件事,效果很好;在不合适的时间做同一件事,往往很糟。   ②“时中”让个体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让个体在行为中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相时顺势,减少犯错。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仲随齐桓公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在海淀区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睛也能找回家,可谓地道的“老马”。然而,有一次他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竟一时找不到归路,幸而看见马路上驶过的332公交车,才得以安全回到家。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答案:答题思路   “老马识途”和北大的老教授的“蒙眼识路”都是关于经验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已经让“老经验”失去了作用,因此,可以从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角度去立意。   在审题时,采用由果推因的办法就能推出结论来,结果就是“老教授”不能按照经验回家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时代发展了,不能按照老经验去办事了。因此,应该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审题立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7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