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申请认定时间:春季3月开始,秋季9月开始。
教师资格证认定在每年春季(3月份开始)、秋季(9月份开始)。具体受理期限和受理的资格种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具体时间等各地认定公告的发布,根据申请教师资格所需要具备的各项条件,申请人需提前将各项条件所对应的证件或证明等材料准备好,并在规定时间内向拟申请认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交。
教师资格认定流程: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首先要了解政策,之后经过具备条件、参加考试、准备材料、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等环节,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认定一年安排2次,分别在6月和9月进行,具体认定时间安排请以各地认定官网公布的时间为准。
教师资格证申报要求: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要求: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不需要单独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已经统一归入统考的科目二,是幼儿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
教师资格证网上申报时间是每年春季、秋季各进行一次,具体时间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公告为准。一般春季报名时间为3、4月份,秋季报名时间为9、10月份。
教师资格证网上申报步骤:
一、网上申报
1、教资笔试面试成绩合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jszg.edu.cn)进行注册报名。
2、点击右侧“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网报入口”,点击“注册”,填上个人资料。
3、返回登录页面,填写个人身份证号和登录密码进行登录。
4、在“个人信息中心”进行个人资料的核实,以及个人考试信息,学历学籍信息,普通话证书信息及学位证书的核实。
5、在“业务平台”下的“教师资格认定”选项进行“报名”点击。
6、选择证书认定的省份,市,种类和机构(应届毕业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进行认定,其他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地或有居住证的地区进行认定)。
二、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认定的时候,需要考生进行体检。体检不是任何一家医院都行,而是有指定的体检医院。每个认定点都有对应的体检医院,资料填写的时候,就会看到在哪个医院体检。在规定的时间内,同学们完成体检就可以了。
三、准备认定材料
每个地区都有对应的认定公告,网上申报的时,也会出现需要的资料。每个地区教师资格认定需要的资料不一样,但大体上都是相同的。认定的时候需要学历证书原件跟复印件、考试合格证明、个人承诺书、体检报告、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寸免冠证件照、普通话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
四、递交认定材料
把资料都准备好之后,放在一个牛皮纸袋当中,在袋子上写上资料明细,一样一样的检查。这样递交资料的时候就不会少资料了。
教师资格证简介
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
教师资格证时间流程如下:
1、考试时间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时间为6月30日至7月3日,考试时间为9月16日;面试报名时间为11月8日至11日,考试时间为12月9日至10日。
2、考试报名
考生在报名教师资格证前要认真阅读考试公告,了解考试政策和流程,熟悉各科目的考试要求和科目内容,以便更好地备考。
考生要亲自登录教资报名系统填写个人信息,不得委托培训机构或他人代为填写。在填写个人信息时,一定要确保姓名、身份证等信息的准确无误,以免造成后续审核不通过或其他问题。
3、报名费用
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的报名费用相对较高,如果缺考,则会损失一笔不菲的报名费。这部分钱款是不会退还的,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自己能够按时参加考试。
教师资格证简介:
1、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校专科、本科都能报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拿证。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身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
2、教师资格证获得形式
教师资格证书在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二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加面试。国家统考地区的笔试科目与地方自主考试不同。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
3、教师资格证考试分类
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五个层级,其中幼儿园、小学、中职这三个学段考两门(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保教)知识与能力》),这三个学段不涉及专业知识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门专业知识。
以上数据出自有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