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1-3)
1.乐器是指能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古今中外乐器多达四万余种。按照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民族乐器中,古琴属于( )。
A.打击乐器
B.弹拨乐器
C.拉线乐器
D.吹管乐器
2.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翻译多个领域都有贡献,并有相关作品结集传后世。下列属于其小说集的是( )。
A.《准风月谈》
B.《故事新编》
C.《朝花夕拾》
D.《花边文学》
3.众数是一组统计数据中的代表性数值,体现了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且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次考试后,甲组十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69、73、79、85、70、82、73、71、83、75,则这组分数的众数是( )。
A.72
B.73
C.74
D.75
科目二(4-10)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义务教育是受教育者的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依法予以保证。对不履行义务教育的行为,国家依法强制执行。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A.基础件特征
B.公共性特征
C.普及性特征
D.强制性特征
6.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教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C.不正确,不和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B.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8.根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可以将教育目的分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其中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此观点代表人的有( )。
A.福禄贝尔
B.凯兴斯泰纳
C.卢梭
D.罗杰斯
9.教育目的的制定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的( )社会属性。
A.相对独立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教育的本质
10.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简答题)
参考答案: 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2022.6.27)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
A选项,重视教师道德荣誉,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张老师积极参加培训,体现了遵守职业道德,重视教师道德荣誉。所以A项正确。
B选项,善于核算教育行为利益,张老师的行为并没体现想要获得利益,所以B项错误。
C选项,关注教师集体利益,教师关注集体利益,是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将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题干不贴切。C选项错误。
D选项,关注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在教育方面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比如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东西部,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不均衡,张老师的行为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
题干中问的是恰当的说法是哪个,故本题答案选择A项。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关怀特点。教师关怀的宗旨应是建立、维持师生间彼此充满关心的关系。所以,“教师关怀”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一种开放且诚恳的方式在接纳他人,是一种许可他人与己建立关系的非选择性关怀(即平等关怀),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完全的接纳、深刻的反省、审慎的评估、不断的修正以及深入的探索。”题干中教师在对晓甜表达关怀时注重长善救失,体现了一定的方法性。
ABD三项均为本题干扰项。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终身学习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D选项“终身学习”符合题干描述。
A选项“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不符合题干要求。
B选项“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不符合题干要求。
C选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道德核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不符合题干要求。
综上所述,虽然A、B、C三个选项都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但是只有D选项符合题干描述,故此题选D。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基本职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阶级性。因此,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故本题选择C。
5.【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提出了教育性的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选项A,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选项B,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是《爱弥儿》。
选项D,保罗弗莱雷是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的代表。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
6.【答案】B。解析:“礼、乐、射、御、书、数”是指六艺,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故本题选择B。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论”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而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教育。但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故本题选择C。
8.【答案】C。解析: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故答案选择C。
9.【答案】D。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题干中教师通过五角星作为代币进行奖励体现的是代币奖励法。
10.【答案】B。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题干中小辉妈妈的行为改变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科目一(1-3)
1.根据法律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以( )人民政府为主要的管理体制。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的,学校实施的教育惩戒最重的是( )。
A.公开处分
B.停课一周
C.家长到校陪学
D.勒令退学
3.下列情形中学校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A.雨天学生未听劝阻出教学楼被绊倒磕伤
B.学生在上学途中被行人撞伤
C.墙体破裂一段时间后倒塌砸伤学生
D.篮球比赛中学生受伤
科目二(4-10)
4.数学课上,张老师在教“圆周率”时,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与圆周率的故事,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5.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学生去附近散步,看见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花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们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6.洛扎诺夫暗示教育学能激发学习者的心理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它比较适合的教育领域是( )。
A.外语
B.物理
C.数学
D.历史
7.通过( )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回忆
B.复述
C.注意
D.思维
8.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B.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9.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其曲线呈( )。
A.正加速型
B.零加速型
C.负加速型
D.倒U型
10.小叶同学经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仅深思好学,触类旁通,有独立见解,还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是班上名副其实的“智多星”。数学课上,当问题与条件发生变化时,他总能打破常规,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对此梁老师也十分赏识,决定在数学课上采取新举措。
首先,在班上开展课前讲故事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题意的理解力。苹果落地现象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是牛顿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通过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实验,指出铁球同时落地方是真知。当学生讲到此类故事时,梁老师就及时倡议学生给课本挑刺,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敢于说“老师,我反对。”对敢于挑毛病的学生给予奖励。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梁老师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不要急于回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给予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通过梁老师的引导和训练,小叶同学的思维品质更加完善。他不仅敢于质疑,而且善于创新求异。初三毕业时,他成了小发明家,觉得自己离创新梦工厂越来越近了。(案例分析)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小叶同学具有的思维品质。
(2)结合案例中梁老师的做法,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关试题: 2022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20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