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feion1992024-07-24  0

1.学生抽烟,看到你之后就把烟头扔了,这事怎么处理?

【答题思路】本题为应急应变题,可以参照分析情况、确定任务、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步答题。

【参考答案】

学生吸烟的情况是在教育过程中是值得引起教师重视的问题,但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考虑的学生的情况,因地制宜。

首先,我会先和学生进行私下的沟通,了解他抽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于香烟危害的认识,那么我会针对此情况对这名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香烟不仅仅对我们自身的身体有危害,并且二手烟对于他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而让他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如果是由于生活或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吸烟,那么我会反思自己教学安排,并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告知家长应当及时用合理的方式对该生进行劝阻。并且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这名学生,帮助学生戒除香烟。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教育出了从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应该从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帮助,我会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帮助班内的学生树立禁烟戒烟的意识,从而创造文明校园之风。

2.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然后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疏于管教,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

【答题思路】本题为综合分析观点类题,可以参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答题。

【参考答案】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有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疏于管教,作为一位班主任,针对于这种现象,我会这么做:

首先,作为老师应该以更加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能因为是留守学生就拿有色眼镜看学生,觉得孩子学习差或者心理有问题就不漠视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父爱母爱缺失的同时在学校也得不到爱护,使学生更加的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我也会及时对他们进行关心,例如在生活方面进行关心,询问基本的一日三餐是否能得到保障;定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课后的基本情况等。

其次,作为老师要联合各科老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扬长避短,学生进步就多鼓励让学生更加自信,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我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父母不在的就和监护人沟通,在家的监护人一般都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多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劝诫不要一味的将学生的教育全部交给学校,家庭教育也很重要,课下的监督辅导能够使学生巩固在课上无法理解的内容,同时家庭的温暖也能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并劝诫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亲的陪伴,父母亲的关爱会使学生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3.学校八点上课,班主任让学生七点五十进教室,七点五十以后就不让进了,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思路】本题为综合分析现象类题,可以参照扣题、分析、对策、升华思路来答题。

【参考答案】

该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教育相关法律规定学生受教育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该教师不允许学生进班级,很显然,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我认为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引导学生早到:第一,开班会,主题为“一日之际在于晨”,让学生认识到早晨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每天统计前十名到学校的同学,每周排名,对排前十名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第三,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早到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相信学生会向老师看齐,主动早到学习。

总之,教师有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责任,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学生权力,而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问答】有同学跟你反映,优质课比赛中,有位老师有作弊行为。赛前反复安排同学演练课程、安排同学回答问题。你怎么办?【武汉聚狮在线参考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首先,学生反映的教师的行为虽然可以让比赛在进行时达到一个好的效果,但是老师的做法有作弊的嫌疑,而且失去了比赛本省的意义。作为老师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其次,教师的这种做法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比赛课前的反复演练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本课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对于课程的讲授上也会更加流畅顺利。但是,教师的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产生教师在作秀的感觉,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诚信。最后,教师的这种做法对其他参与比赛的老师而言也是不公平的,有违教师职业道德。总之,作为教师应以谨慎、认真、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但切不可投机取巧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大学》C.《孟子》D.《学记》  2.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第一次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  A.1908年  B.1912年  C.1922年  D.1931年  3.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必然有教育现象,这说明了()  A.教育的历史性  B.教育的阶级性  C.教育的永恒性  D.教育的继承性  4.上好课的前提是()  A.目的明确  B.备好课  C.选择好教学方法  D.了解学生  5.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A.发展学生智力  B.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  C.培养学生品德  D.塑造学生个性  6.课外校外教育中具有普通性的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D.社会效率论思想  8.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  9."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定法  10.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重增加  C.心脏增大  D.性成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  1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是______所提出的主要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是______的著名教育主张。  13.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有很大贡献,他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并提出了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阶段教学"。  14.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______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__的指导性文件。  15."壬戌学制"颁布于______年,又称六三三制,是以______学制为蓝本而制定的。  16.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17.学生是______中的人。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任务______。  18.庠、______和______等是我国奴隶社会所设立的学校。  19.从"人性善"的观点强调教育重要性的代表人物是____;从"人性恶"的观点重视教育作用的代表人物是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区别在哪里?  21.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2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分组教学"?意义何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6.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7.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8.人们对英雄行为、文化古迹等做出的赞美和感叹是下列哪项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正义感  29.马斯洛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自我"  B."自我实现"理论  C.学习理论D.无意识理论  30.一个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待人诚实,乐于奉献。表现出他性格的()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3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影响关系  D.不相关关系  32.动机产生的条件是()  A.内在需要  B.外在刺激诱因  C.兴趣和爱好  D.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  33.有的颜色可以引起温觉或冷觉,而有的颜色带有接近感和深远感。这是感觉的()  A.明适应或暗适应  B.对比特性作用  C.联觉作用  D.补偿作用  34.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一种倾向是()  A.主导动机  B.社会需要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______对______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36.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人脑中______出该事物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简称______。  3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______,从而______实现预定目的。  38.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是______、了解问题、分析诊断、______和结束咨询。  39.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______范畴,能力属于______范畴。  40.气质的类型差异表现为______、多血质、______和抑郁质。  41.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操作定向阶段、______、操作的整合阶段和______。  42.动机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____和激励功能。  43.技能的特点包括:一是______得来的,有别于本能行为;二是一种______,区别于知识;三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主动。  七、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5.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哪些?  47.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高原现象?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6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