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年4月24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实施的公告》,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实施。从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日程安排可知,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做题方法
1.审题分析
先审题,再读材料。审题有三关注,一是关注提问的数量。二是关注提问方式。不同的问题它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怎么做”“评价”“分析”使我们调取的知识点会大相径庭。因此,读题时有必要把问法看清楚。三是关注具体要求。材料题问题的呈现,除了与知识点相关,还可能出现一些硬性要求,比如结合材料,结合学科或经验,甚至是字数上的要求。
2.边读边画
当我们带着问题读材料时,就需要把相应的知识点调动出来,每读一句或一个意群就可以思考,是否出现了题目要求的点,若出现就将此部分画出来并在旁边标注出对应的理论点及序号,以备组织答案时使用。
3.布局谋篇
材料题虽然不是写作文,但是在答题纸上的呈现方式和布局对我们的得分影响还是很大的。考生可采用总分或分总的形式。即答题初始先写出总句,之后进行分别论述或阐述,反之亦可。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做题方法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节点、报考指南、考试技巧等内容,欢迎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
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有一道教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或者编写三道题并说明设计意图,分值15-20分。
作答策略
1、第一问学科知识
2、第二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问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
拓展资料
关于教学设计
1、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案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设计)
技巧1:直选法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干关键词,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选出。此技巧对于大家的知识功底要求较高,对知识点非常熟悉,能够在4个选项中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其实比你万里挑一的选对象容易多了。
一般来说,教师资格证考试单选题三分之一都是基础题,只要肯学,找出正确答案没问题,所以哦还是需要打好基本功。找准的答案,直接勾选,千万不要犹豫、迟疑,切记最后又修改,一改就错!
技巧2:排除法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干要求优先排除错误选项,提升做答正确率。刚说了除去三分之一的基础题,剩下的三分之二中有一半是进阶题目,即需要大家动脑分析,排除干扰,选择出正确答案。
当我们看到教师资格证考试陌生的选项时,或是拿捏不准到底该选择哪个时可以优先排除错误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也有方法:
第一,优先排除和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干完全不相关的选项。
如:小华同学热爱阅读属于奥苏贝尔提出哪种学习动机?
A.交往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很明显,题干问的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优先排除A。
第二,排除教师资格证考试表述不同但意思一样的选项。
例如课程标准也叫教学大纲,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如果选项中同同时出现了,放心大胆的划去,毕竟是单选题,不可能选择两个相同意思的选项。
第三,分析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干和选项的含义,找出对应选项。
如果此时还找不到正确答案,继续根据题干的意思选择,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可以根据选项的字面意思猜测看是否和题干有关,排除不太相关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如:从明亮处到黑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是( )A. 明适应B. 暗适应C. 感觉对比D. 联觉
教师资格证考试这道题用完了方法一和方法二后,还剩下AB两个选项拿不准,那再回归题干“从明亮处到黑暗处”即要逐渐适应黑暗的环境,按照这个字面意思,很明显和选项B的意思是匹配的。
技巧3:大胆猜测法
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分析,根据自己的直觉选择,毕竟有时第6感还是很准的!
最后,在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中还剩下三分之一属于偏题、超纲题,毕竟考试是有淘汰率的,如果都是简单的题大家都呢个上岸,既然是考试就有它的残酷性,肯定会有些难题、超纲的题、冷门的题是你没学过的。
但,没学过不代表考试不会考,我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尽可能拿些这些难题,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大胆猜测法,但是这里的猜测不是胡乱猜测哦,还是要根据前面两个技巧在经过分析、排查后在剩余的选项中相信自己的直接选择。
当然了,猜测是有风险的我们在做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还是需要扎扎实实去复习知识点,不能全靠蒙。
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都有哪些做题技巧?各位考生都清楚了吗?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