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1. 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型分布特点
从考题的整体情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分析来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的考查种类主要有六种: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词汇课、语法课以及语音课。针对不同的学段考查的课型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最常考查的课型多加练习。小学最常考查的课型为:听说课以及词汇课,阅读课/读写课和语音课的考查为次重点,语音课近几年考察频率逐步上升。
2. 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内容特点
题纸中的教学内容通常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以课本截图的形式出现,通常会伴随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练习题目,以人教版和外研版的课本考查居多;另一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示,或是词汇,或是对话,亦或是语篇。对于每个课型和每个学段内容的呈现形式会有一些区分。
听说课
主要训练学生通过听的方式理解材料内容,并学习掌握对话情境中的单词或句型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呈现的课型会出现会话教学、或口语教学这类的内容。虽然名字有变化,但总体的内容都是听与说的教学,以听为输出,以说为输入,只不过会话和口语教学更注重于说的方面,所以考生需要在课程环节当中多多设计语言交流的环节。
小学听力课主要考查交际对话,篇幅往往相对不长,主要针对对话本身设置听力题目,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听力材料的主题。
阅读课
主要训练学生通过读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词汇语法内容。考试当中考生一定注意不要将词汇与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混淆,从而遗漏对阅读能力锻炼的重点。
小学阅读课主要也是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阅读课的呈现也会以情景对话的形式出现,或者是段落的形式,篇幅往往很短。
读写课
主要训练学生对本单元整体知识内容输出整合的能力。在英语教材中,写作部分的练习几乎全部出现在一个单元的最后部分,此时学生已经全部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点,所以写作就是要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运用,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思维逻辑及运用。教师资格考试当中出现的写作大部分都与具体语篇结合的仿写活动,通过阅读范围了解句型或者写作格式。
小学写作课的考查较为简单,通常会结合一些句型或者简单的信件等形式出现,主要训练学生对于句型的运用能力和写作的格式。
词汇课
主要训练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记忆、掌握与运用。所以在讲授词汇的时候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仅讲出词汇的意义,用法也要同步输出甚至拓展联系到整体的框架。
小学词汇课是考查的两大重点课型之一。通常会给出3-5个词汇,有时会配一些图片。也有的题纸中会给出一些段落、对话,词汇会以画线形式出现。这些词汇通常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如题纸中的单词为一组讲解颜色的单词,主要注重的是对于意思的理解。
语法课
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时间状态下对句型结构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同词汇课类似,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让学生更容易思考与理解。
小学语法教学经常涉及到的考点通常是一些句型的讲解(单复数、第三人称单数等)以及最基础的几个时态(现在进行时、过去式等)。内容呈现的形式通常是一些对话的形式或者直接句型的展示。
语音课
主要训练学生对英语发音的准确性与流利性。
小学语音教学更加倾向于以课本截图出现,以及与更加能体现小学生特点的chant相结合进行考查,小学阶段语音教学常考查知识为基本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等的发音,或是简单运通连读等方法流利的朗读、交流。
3.试讲要求分析
英语试题清单上一般给出的要求最少有三个,有时也有四五个。总结这些答题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类:从读的角度出发。朗读全文、教师范读等。
第二类:从对试讲的内容出发。讲解词汇,句型等。
第三类:从教学实施出发。创设情景、分组活动、口语活动、设计简笔画等。
第四类:基本要求。试讲十分钟,全英试讲,板书设计。
第五类:教学评价。体现过程性评价。
清楚了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规律及趋势,接下来就靠多练练了,教师资格证面试离不开练,加油!
从考试范围来看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题目选取范围覆盖整个小学学段,以人教版为主,其他版本教材也都会有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几次考试考题的范围及呈现形式均有所变化,低年级篇目逐渐增多,题本内容也逐渐丰富。在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清单中,会有试讲要求,题本中大多会明确标注有关教学实施及教学内容相关要求。如考试时长(10分钟),要突出讲解的知识点,讲解知识点时采取的组织形式(提问、小组合作等)及试讲时必要要素(师生互动、板书等)等。基本要求:(1)注重互动,过程性评价;(2)让学生区分知识;(3)从多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学科知识。(4)适当的板书设计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3、最多的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把道理讲清楚,看你的论据是否全面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必再写什么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