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教师资格证试题

feion1992024-07-24  0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骑马 B.杂技C.驾车 D.防御2.“狮身人面像”这一古代建筑奇迹出自( )。A.古希腊 B.古印度C.古罗马 D.古埃及3.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 )。A.纽约 B.日内瓦C.伦敦 D.北京4.以下诗句没有体现中秋节的意象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5.以下诗句没有体现月亮的意象的是( )。A.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B.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C.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猎考网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故本题选C。2.【答案】D【解析】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标志性建筑。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故本题选D。3.【答案】B【解析】日内瓦是全世界的交汇点,200多个国际组织及人道主义机构设在日内瓦,如联合国欧洲总部、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每年,数以百计的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因此,它被誉为“国际会议之都”。故本题选B。4.【答案】A【解析】A选项是九九重阳节的典故,不涉及中秋节。故本题选A。5.【答案】D。【解析】A选项寒兔泛指月亮;B项白兔也是玉兔的意思,也是月亮的意象;C项狡兔和妖蟆都是月亮的意象。D项没有涉及月亮的意象。故本题选D。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3、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索或相似性;

b.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c.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a.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

b.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 ;

c.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

(3)学习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口诀:心定远(原)乡(相)

1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口诀:内测(策)教程

15、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口诀:集旁(榜)观,因自强

16、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口诀:促进个性发展,创设课程环节

17、想象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口诀: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多训练、多幻想

18、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造就成功”的归因观

口诀:自我努力,成就需要

19、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口诀: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导归因

20、贯彻德育影响—致性和逡贯性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口诀:交集(教师集体)假(家长)设(社会)得(德育工作)职(制度化)场(经常性)

21、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口诀∶英(因材施教)明教(交流)主(主体性)创(创造能力)内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2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的了解和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口诀:总计协调和评定两班两学工作

23、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口诀:有客官叫一杯冷可乐

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口诀:积善成公

24、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口诀:慕(目的)容(内容)芳(方法)气(气氛)购(结构)泰(态度)语(语言)书(板书)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必背题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2021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已经结束,根据考生回忆,现将综合素质答案整理如下,仅供大家参考,以实际为准。

1.答案:D。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答案:D。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答案:C。忽视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4.答案:D。注重学习体验

5.答案:C。向有关部分检举或控告

6.答案:D。审定

7.答案:B。不正确,杨盼有接受教育的能力

8.答案:B。8年

9.答案:A。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10.答案:C。有合格的教师

11.答案:B。学校应给予教师适当补偿

12.答案:A。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13.答案:A。权欲性错误

14.答案:D。中介性

15.答案:C。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16.答案:B。补偿原则

17.答案:B。麻疹

18.答案:D。多普勒效应

19.答案:B。《天眼论》

20.答案:A。河姆渡文化

21.答案:C。古希腊

22.答案:B。评剧

23.答案:A。

24.答案:A。印象派。

25.答案:B。105

26.答案:A。SUM求和函数

27.答案:C。悬挂缩进

28.答案:C。医生—军人是交叉关系,而青年和干部也是交叉。

29.答案:D。大图形和小图形一样

30.参考分析点∶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3)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虽调帮助、引导。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果程强调合作。

(5)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31.参考分析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点∶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32.参考分析点∶

(1)礼是我国文明的载体,其原因是∶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中华文明延续几干年,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

(2)发展进程是∶发展在文字产生之前,"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比如∶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存在意义有∶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礼仪是我国文明的载体。

作文题

材料一:汉朝董玉云:“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材料二:齐白石曰三余图。鱼着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