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诊断题”是历年的常考题型。中公教师根据历年的考情为大家准备了几种诊断题的出题形式,希望能为广大考生的成功备考贡献一份力量。
诊断题在教资笔试考试中所占分值为15分,此类题型在教资笔试考试中,比较容易得分。无论是教学论内容还是教学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在答题中难度并不大,需要各位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积累,打好基础,这样在答题过程中就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例题
1.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考试中设计了下列习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D.将25 g NaCl溶液蒸干得到5 g Na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考试结果】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大部分的学生的答案是C。请你分析学生选择该选项的原因。
(2)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请给出正确的分析思路。
(3)试分析一下学生选择其他选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学生不清楚溶液的概念,或者不知道植物油不能与水互溶。
(2)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比上溶液的质量,w=(5g/25g)×100%=20%,所以D选项正确。
(3)学生误选A的原因:不清楚溶液的质量分数不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将此选项理解为正确选项。学生误选B的原因:不知道溶解度的外界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压强,溶剂的种类等,与是否搅拌无关。故将此选项理解为正确选项。
2.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考试中设计了如下习题,并对不同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多选)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考试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认为B和D正确,少部分的学生认为C正确,极少部分的学生认为A正确。
(1)学习诊断的方法有哪些?该化学教师应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反馈的基本策略有哪些?该教师这种反馈策略属于什么反馈?
(2)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分析学生没有选择该选项的原因。
(3)分析学生选择错误选项的原因,并给出本题的正确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
(1)学习诊断的方法主要有提问,谈话和测验,该教师应用的诊断方法是测验。反馈的基本策略有确定反馈,修正反馈,解释反馈,诊断反馈,深化反馈。该教师的反馈策略属于诊断反馈。
(2)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和D,学生没有选择正确选项的原因有:不知道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清楚呼吸作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3)学生误选A选项的原因:不知道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学生误选C的原因:不知道活性炭吸附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性质。
正确的解题思路如下:A选项: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较大,而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A选项错误。B选项:氮气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涉及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选项正确。C选项:活性炭用作吸附剂应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应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C选项错误。D选项: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发生的是呼吸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选项正确。
总结:
第一题直接考查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位考生需要学会分析此题的正确选项,分析此题的做题思路以及分析学生可能出错的原因。
第二题除了考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外,还考查作为教师而言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技能的知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评价诊断),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教学论的常考知识点内容。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无。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c(H+)=1×10-13,Na+、Cl-,NO3-、S2-
B. c(H+)/ c(OH-)= 1×1014,Ca2+、ClO-、NO3-、K+
C. pH=11,CO32-、Na+、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在Fe2O3和CuO混合物ag,与足量CO反应,生成金属4.16g,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9g沉淀,则a为( )。
A.4g B.5.6g C.6.4g D.8.0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利用Kc判断反应达到的限度
D.一定温度、压力下,可利用△G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恒容密闭容器,1:1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变化一定能判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减小 B.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
9.暂无
10.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为25,则( )。
A.原子半径:Z>X>W
B.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W的某种氧化物有漂白性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B.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D.合作学习就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当中,下列是属于情意目标的是( )。
A.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B.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D.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14.在化学平衡当中,我们常用“等、动、定、变”,用这四个字来去表示化学平衡特征。它当中体现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有( )。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统一;④结构与性质相统一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不包括的是( )。
A.知识基础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我们的化学教学当中,不能只注重( )。
A.化学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无。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多做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开展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当中,化学教学思想当中( )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A.科学思维相统一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
C.发展实验探究和启迪思维相关的
D.掌握能力和发展双基
20.暂无。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标中,课程目标化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图60摄氏度60g)(1)从右图中你能能获取哪些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用的优点。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应该选什么?
(2)学生为什么会选错?请逐个分析。
(3)学生学会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学生在物理中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了一下,有3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另外一个是扩散,第三个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久了,会融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3个实验,实验1:在盛有烧杯的水中加入氨水;实验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再加入酚酞;实验3:用一个大的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中放放浓氨水,另外一个烧杯中放酚酞溶液。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以及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有同学问:为什么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变色,另外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3)老师用到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学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二、
材料三、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作用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小学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只有一个综合素质是一样的,你要考小学的话也需要重新考科目二
《教资化学|学科突破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40视频讲义》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教资化学|学科突破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化学【40视频讲义】|zg|sx|ht|官网对比图|课件01.【讲义】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化学.pdf|第9讲物质结构|第8讲物质结构|第7讲元素化合物之常见的有机物.|第6讲元素化合物之酸碱盐.|第5讲元素化合物之金属与金属矿物.|第4讲元素化合物之水与常见的溶液.|第3讲元素化合物之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0讲化学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