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教师资格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随着教师职业越来越吃香,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敲门砖,教师资格证考试热度正在逐渐增加,当然,在进行教师资格证备考的时候,考试大纲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起看看吧。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二)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教师职业行为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四)文化素养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五)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写作能力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三、试卷结构以上就是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不断积累,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师观”是教师职业理念其中之一,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教师是伟大的园丁,是温柔的“妈妈”,是严厉的“父亲”,但教师更重要的是一位“高素质、高能力、高标准”的专业人员。学会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增强课程评价能力、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考点“教师观”的考察中,知识点总共分成两部分: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在这里,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将重点放在如何能够简便的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记忆上。首先,我们能够发现,教师观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角色”与“行为”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师观的两大方面。我们能够找到规律:人的“角色”的转变必然带来“行为”的转变。比方说,我们为人子女就应该孝顺长辈,但是为人师长就应当关爱学生。所以,“角色”与“行为”必然会发生联系。其次,观察每一个具体的转变方向都涉及到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研究——反思”“社区——其他教育者”。这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面对的第一对象必然是学生;而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候最主要的面对方式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无论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设计的多么好都会出现问题,自然就需要我们反思;反思研究后的结果更应该分享给其他教育者。”从这个逻辑思路上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教师观的提出应该也是针对于教师面对的最基本情境的展现。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思路上来进行理解,自然也就可以将看似没有规律的“教师观”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科;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测试,暂由各省(区、市)自行命题和组织实施。面试考试科目: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小学面试分8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中学(含中职文化课)面试科目与笔试报考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共13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面试考试采用试讲的方式进行。笔试和面试都通过以后,可领取成绩合格证明,该证明有效期3年,3年之内进行教师资格证的申请即可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育观 ——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由“重结论轻过程”转为“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观 ——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应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教师观 —— 教师观的要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观 —— 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