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需要准备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目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笔试各科成绩70分合格,方可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整理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大致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接近考试的尾声,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已经把书籍翻看了一遍,大致知道书籍里面包含哪些知识点,但是却是一盘散沙,为了让我们在考试中,快速选择出某个知识点,知识点不至于混淆,我们应该把各科目列一个框架,整理一下知识体系,这样在做题的时候,能快速锁定答题范围,提取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需要整理一下材料分析题的答题范围,哪些内容容易考取材料分析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复习。第二阶段,通过做试题来明确重难点,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个时期做试题,一方面可以检测考生第一次看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明确重难点知识,知道哪些知识点考试频率比较高,从而有针对性地复习某些知识点。以及需要专研试题来明白每个考点的出题形式,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出客观题,哪些知识点容易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察大家,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主观题形式备考,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第三阶段,加强主观题的复习,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明确主观题的出题点之后,应该加强背诵简答题,特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个学科,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比较多,而且相对来说学科知识比较复杂,所以要加强理解和背诵。同时,也要加强综合素质学科材料分析题的理解和练习,三个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为总分的三分之一,所以需要去加强练习,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才能为后面的写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在此期间,也要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每天可以阅览人民教育网上的相关文章,每天的积累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以保持阅读语感,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并且坚持每天能写出一篇作文,这样可以提高写作速度以及强化写作思路。第四阶段,为冲刺阶段,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做一套试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质量,以至于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考试时间,更重要的是明确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概念题、简答题要保证对知识点的清晰记忆,不要模糊重要概念,简答题可以先记关键词后填充句子;论述题目一定要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条目陈述理由,最后总结;案例分析题目,首先要分析案例的内容和要点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提出理论依据,再结合案例中的内容进行论述,最后得出案例分析的结论或对策;具体答题尽力以自己的习惯为主。
做好考前复习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更有保障的通过考试。所以提出以下分析建议:在考前复习阶段,常有一些参加考试的考生反映:自己想复习,也有时间学习,只是一拿起书本就犯困,并伴有厌倦、烦躁的情绪。这是复习迎考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的具体表现。心理疲劳不像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为此,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许多考生的经验教训表明,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的动力有多大,对心理疲劳的影响极其巨大。其次,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有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抑制的消极情绪引 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在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学员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如果想自学可以先买套教材,然后刷题练习,背重点知识点。如果发现效果不好,可以报个班或者看看考前的冲刺课程,教资近年来的常考点不太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