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合格,在两年有效期内就可以报名面试。笔试,面试都合格,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合格证明,凭借合格证明,学历证明以及普通话证明可以认定教师资格证。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网上报名流程》,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地点选择为:考生应选择户籍、居住证申领地或学籍所在地市所辖的考区,港澳台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试考区。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的地址为准。也就是说,考生报名选择的考试地点至少应该满足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居住证申领地、学籍所在地三项条件之一。跟以往相比,2019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部分信息填报发生了变化,比较大的改变是取消了人事关系的采集,多了“居住证”申领所在地等信息的采集。教师资格证,先笔试报名,再笔试考试,接着面试报名、面试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明、网上申请认定、现场确认、提交材料、通过认定、领取证书。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要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笔试、面试和教师资格认定。其中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获得教师资格,并不一定能够担任教师,能否担任教师还需要教育部门是否招聘录用,但未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门基本都是不会招聘录用。
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可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每年有两次考试,上半年有一次,下半年有一次;上半年1月份笔试报名,3月份笔试考试;下半年9月份笔试报名,10月底笔试考试;报考条件:报考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考教育学和心理学:1、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报考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科目,获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个科目的成绩合格证。2、通过本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获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个科目的成绩合格证。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个途径只在教师资格考试非全国统考省市区可用。在已经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省市区,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所需要的教育理论考试科目已经不再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而是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心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