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怎么还要考教师资格证

feion1992024-07-24  1

截止2021年7月,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需要考教师资格证,自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师范院校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而是统一纳入考试范围。这也就是意味着2016届入学的师范生将不会再直接发放教师资格证,需个人报名考取。按照最新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趋势,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将会迎来平等的地位,统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中择优,避免了部分师范生混文凭的弊端,也给广大非师范生提供了成为教师的就业机会。发展现状在师范类院校师范生和相关专业较多,一般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等专业。当今的师范生已不仅限于师范院校,其他非师范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通过修学规定科目并通过考试达到要求的也可成为师范生,而师范生也不一定要以当老师为最终职业。

自2015年开设,国家教育部将教师资格考试纳入国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每年组织两次教师资格考试。按照规定,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任何个人只要符合教师资格报考条件者(包括非师范类毕业生),均可报考教师资格考试,但需要参加教师资格的笔试和面试,二者均通过后,方可申请认证取得各层次的教师资格证书。教育部又出台了针对师范类院校学生取得教师资格的工作实施办法,自教师资格统考实施,师范类院校学生取得教师资格必须按照以下三个等级进行认证:第一类,和非师范生一样,同样需要参加教师资格统一考试、面试。第二类,参加教师资格统一考试,但在面试环节上由师范生就读院校组织实施。第三类,有师范生所在院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由院校组织的笔试面试,不参加国考,学生并要进行体检,合格后会直接由院校颁发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以上规定,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在随着教师资格考试的程序和面试环节逐渐完善,所有师范生需要取得教师资格,都将会都纳入国考,高校不再具有组织教师资格考试的权利以及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利。

(三)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根据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另行印发),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包含培养过程性考核和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加强培养过程性考核。根据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重点考核师范生思想品德情况及师德素养、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绩、累计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实践完成情况、专业能力及技能培训情况(含教育部推荐的线上教师教育专题培训免费课程完成情况)等。 统一组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应根据所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参照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确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的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统一命题,统一对本校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开展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合理控制考核合格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命题组应包含校内外教师教育专家、一线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等。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工作机制。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成立教育教学能力考核领导小组,科学制定本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办法。

师范类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证也是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早几年前是不需要的,毕业就发证,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的,都是要真材实料地去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两次,机会还是很充足的,好好准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318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