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笔试以后,需要在下一个考试周期申请面试。面试的内容一般是根据所发材料当场写一课时的教案,然后照此完成试进/说课(根据考官要求),另外考官按照要求、结合手中你报考时填写的简历还会予以提问和点评,最后给予打分。面试环节,一般越是高级别的教师资格考试越有难度。如果过去没有教学经验,可以报名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2、完成笔试和面试以后,会取得一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两年),凭此在教育部门通知的时间内正式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在正式申请时,除了合格证明以外,还需要提交身份证(非户籍所在地申请的话还需要提供合法居留证明,如工作证明、人才引进证明等等)、学历证明(学历证书另需附上学信网提供的备案表,若无法在学信网上查到的学历则需要提供专门开具的学历认证证明)、普通话等级证明(去专门的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考试,一般要求二级乙等以上,申请语文教师需要二级甲等。目前普通话等级证明无有效期)、无犯罪记录证明(由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思想品德鉴定表(在报考的网上下载,并由你所在单位或街道填写盖章,在校生也可以由学校开具)等材料。以上均具原件和复印件;3、在这些材料审核通过以后,根据要求前往指定医院接受体格检查(含心理测试),体检合格以后正式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整个过程比较漫长,一般至少一年以上,如果有挂科则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顺序:笔试—>面试—>认定,拿证(1)笔试:小学及以下和特定学科只需要考科一、科二。中学需要考科一、科二、科三。需要考的科目在2年内都考完了,可以报名准备面试。(2)面试:结构化+试讲面试成绩显示合格或者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可以等通知准备认定。(3)认定:需要准备好普通话证+体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等就可以走流程,然后教师资格证就到手了。
随着时间推进到八月末,距离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大家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复习考试,中公教师网总结了一些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所需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够给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考试技巧想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我们首先了解考试基本情况。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无论是参加幼儿、小学还是中学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都要通过综合素质(通常称为科目一)的笔试,虽然三个学段考察难易程度有所差别,但是其考试题型基本一致,都分为单选、材料分析和作文,主要目的是考察大家是否具备作为一名教师该有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基本能力等,其中基本能力中的写作能力所占比重较大,需要大家多下一番功夫。另外,这三个学段也都会考察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知识(通常称之为科目二),因其主观题偏多,如简答和材料分析等,所以需要大家不仅能够对知识点做到理解,还要进行背诵。对于考取中学学段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来说还要考察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常称为科目三),主要考查的是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在笔试通过之后,还需准备面试,面试有三个基本的环节:结构化答题、试讲以及答辩,在这里考官更为关注的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了解了考情后,就需要针对考情做好复习,需要大家能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打牢基础。其次,加强巩固与练习。考取教师资格证只掌握知识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练习,练习题的来源可以从各类模拟题或者历年考题中获得,通过大量刷题我们不仅可以熟悉考试情况、考试的侧重点,最重要的是通过做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巩固知识点。再次,做好归纳与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错题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错题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区分与辨别,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帮助我们理清知识框架。最后,通过笔试后,也不要急于放松自己,应该以更积极的状态迎接面试。二、注意事项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有效通过考试,小编也总结了一些注意事项:第一,考试过程中,主观题偏多,因此需要大家书写的内容较多,一定要注意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内容有条理;平时做题遇到主观题也要多写多练,这样在考试过程中才会更加熟练。其次,教师资格所考查的科目当中,有的科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如综合素质中的文化常识,需要大家在平时能够多阅读多积累。再次,考试阅卷通常按点给分原则,所以在背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识记关键词的方式减轻大家的记忆负担。最后,在复习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需要大家能够有耐心、有毅力,坚定自己的目标,克服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这些技巧和建议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在这里衷心地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实现自己的教师梦。【教师资格备考资料,点击下方图片领取】
好好备考,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三)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我他它(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