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全面推进一,素质教育思潮与实践背景的形成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二,价值导向与初步实验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三,中小学乃至大学较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阶段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到2020年)》(简称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现在都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家汉办认证同考的,其中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认证并授权我们颁发,是国家级一类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唯一合法的职业资格证书。适用于大学生的上岗证明,适用于国内在职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职业评 估以及海外输出的技术加分,封皮带有烫金国徽,具有防伪功能。
一、什么叫“两基”?答: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二、“两基”评估验收的重点是什么?《义务教育法》对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各级政府进行“两基”的全面督导检查,评估验收的重点是:检查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义务教育情况,特别是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检查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特别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检查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特别是“控辍保学”工作;检查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特别是空编率问题;检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安全稳定和危房率情况。三、我区开展“两基”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何?答: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区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始于1993年,1995年通过了自治区“两基”验收,1998年,广西通过了国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2007年6月上旬,将迎来国家对广西“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四、我区中小学基本情况如何?答:我区有公办小学54所,民办小学9所,共616个教学班,在校生22498人;公办中学16所,民办中学3所,共282个教学班,在校生13843人。小学在编教职工1316人,中学在编教职工总数1033人。五、“两基”国家评估验收(简称“国检”)的指标有哪些?答:包括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扫盲工作等七个内容,共31项指标。六、“两基”国检的五项“一票否决”是什么?答:普及程度不达标一票否决。。 2001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的一票否决。 校舍存在D级危房一票否决 凡是造成师生重大伤亡安全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 迎检工作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票否决。七、“两基”国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随机抽样,点面结合,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实事求是,总体评价。八、“两基”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有哪些?答:教育局、发经局、财政局、人劳局(编办)、建设局、科技局、税务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司法局等。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是指什么?答:“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十、教育经费的指标要求还有哪些?答:除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外,教育经费的指标要求还包括三方面: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不含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转移支付)的65%用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每年财政新增的教育事业费(以2002年为基准),每年财政新增数扣除增人增资外,全部用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每年财政新增扶贫资金(不含以工代赈资金)的30%用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无擅自立项目或提高标准乱收费现象;教师应享受的各项待遇落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应按编按时足额发放,没有拖欠现象。十一、什么是“两免一补”?答:“两免一补”是国家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的根本措施。“两免”指免杂费和课本费,“一补”是补助农村寄宿制学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费。目前,我区“两免一补”的对象仅限随班就读的家庭困难残疾儿童。十二、普及程度的标准及评估验收的项目主要有哪些?答:入学率。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5%以上(我区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97%左右(我区为78%),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指盲、聋哑、弱智,非肢体残疾)入学率80%左右(我区为5%)。 辍学率。小学在校生学年内辍学率控制在5%以内(我区为005%),初中在校生学年内辍学率控制在8%以内(我区为36%)。 完成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小学)完成率98%左右(我区84%),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初中)完成率88%以上(我区为91%)。 文盲率。15周岁人口的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我区为0)十三、师资配备及水平的标准、评估项目主要有哪些?答:教师编制空编率不得超过5%(我区教师编制空编率79%)。 生师比。按小学19:1;中学5:1的标准配备教师(我区为小学1 :1;中学为4 :1)。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中师以上)达到10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专以上)达到100%以上(我区均为100%)。 小学、初中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2001年后新补充的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都应达到相关学历。 小学、初中校长具备岗位培训合格证(4、5、6我区均达标)。十四、办学条件的标准及评估项目主要有哪些?答:学校布局要基本合理。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8平方米(我区为72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9平方米(我区为71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功能室建设配套(我区达标)。 电化教育设备达到原国家教委配备标准(我区达标)。 生均图书达标,按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0册的标准(我区为小学生均6册,初中生均9册)。十五、“两基”国检对学校管理有何要求?答: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管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教学秩序正常。 学校及周围环境安静,没有噪音干扰,没有污染源,校门前和两侧没有堆放垃圾或杂物。 校园内美化、绿化、净化,教室、宿舍整齐有序,厨房饭堂卫生,厕所清洁。十六、教育质量的指标要求有哪些?答:按《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程,保证课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初中取消留级制度,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率达到90%左右(我区小学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率75%)。 体育合格率达95%以上(我区为100%)。十七、小学、初中各应具备哪些功能室?答:小学应具有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电脑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校医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等。初中应具有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电脑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校医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物理仪器室、化学仪器室、生物仪器室、物理实验室(2间),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十八、“两基”国家评估验收对校舍危房有何要求?答:国家验收时,对校舍B、C级危房的要求是中小学控制在5%以内,其中中小学D级危房为O,否则,一票否决(我区小学B、C级危房率为94%,为三中路小学和二十六中附小,中学B、C级危房率为0;中小学D级危房率为0)。十九、2003年以来我区实施的国家教育专项工程有哪些?答:主要有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即大仙小学和新枫小学教学楼,两项工程已于2006年完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区现有远程教育模式一学校1所,即石碑坪成人技术学校;模式二学校31所,即全部村小;模式三学校6所,即乡镇中学。二十、县区政府“两基”迎国检需认真做好哪些材料的准备?答:主要做好三方面材料的准备:“普九”材料。主要有“七册十二表”、评估验收登记表和成果统计表。成教扫盲材料。主要有成教扫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人员配备,脱盲人员脱盲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情况等。其他有关材料。主要包括:(1)区人民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两基”汇报材料、各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关材料;(2)校点分布图;(3)区委区政府“两基”工作文件汇编、区领导“两基”工作讲话汇编;(5)“两基”工作专题汇报片。二十一、“七册十二表”是什么?答:“七册十二表”是国家进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验收的有关数据材料。“七册”包括:(1)0—17周岁儿童、少年名册,一周岁作为一盒,保存在镇(街道);(2)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名册,作为一盒,保存在镇(街道);(3)一年级新生(在校生)名册,每学年作为一盒,保存在学校;(4)学生变动名册及有关证明材料,每学期作为一盒,保存在学校;(5)小学毕结业生名册(备注栏中要注明该生去向,如:到哪所初中上学或毕业后未就读),每学年作为一盒,保存在学校;(6)中学毕业生名册,每学年作为一盒,保存在学校;(7)教职工花名册,保存在学校。“十二表”指“普九”综合统计表,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汇总。二十二、“两基”档案资料归档的“五个统一”指什么?答:“五个统一”是“两基”档案资料整理归档的总要求,指区、镇(街道)、学校三级数据要统一;表内数据与自查报告和上报数据要统一;表与表的数据要统一;表与册的数据要统一;册与人要相符统一。二十三、什么是“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答:“控辍保学”是指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不辍学,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双线责任制,即区政府——镇(街道)——村(社区);教育局——学校——教师。(文中 我区 指广西)
根据全国“两基”工作的整体部署,国家教育督导团定于2007年4月对我省“两基”工作督导检查。为了巩固“两基”成果,做好我市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根据全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06〕191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全市“两基”水平为目标,以“两基”工作接受国家督导检查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国家“两基”督导检查。 二、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主要内容 1、普及程度:主要检查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和辍学率、残疾少儿入学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5周岁人口文盲率等。上述指标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从严掌握,不能降低标准。 2、师资水平:主要检查落实教师编制情况,小学、初中生师比,代课教师所占比例,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新补充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校长、教师经过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比例,同时检查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 3、教育经费:主要检查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公用经费落实情况、资助贫困生情况、“两基”负债情况。2001年后仍有拖欠教师工资的实行“一票否决”。 4、办学条件:主要检查校舍和基本办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根据省定标准配备情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凡有D级危房仍在使用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检查小学、初中大班额比例、超大班额比例。 5、学校管理:重点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凡有造成师生伤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检查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校园及周边环境和治理学校乱收费情况。 6、教育质量:主要检查小学、初中毕业生的毕业率;检查地方政府是否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是否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衡量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情况。 7、扫盲工作:主要检查每年扫除青壮年文盲数,现有青壮年文盲数,青壮文盲率,脱盲人员巩固率;在扫盲巩固提高方面所做工作。“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是国家有关部门经国务院批准制定的旨在解决西部“两基”问题的计划,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