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装逼的作文题》
作文评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别是作文的主题(立意或主旨)、材料(选材)、结构、语言。一、主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是否集中。一篇的文章应该只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如果主题太多,会使文章读起来比较散。2、主题是否准确。作文的主题应该是符合时代主流思想的,不应该与当前社会的价值观相违背。另外,这一点更多的是针对于材料作文而言的,需要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取的主题是否准确到位。3、主题是否明确。标题是一篇作文的核心,它准确而又准确地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所以,当作文与标题所反应的内容不相符的时候,那么,该文章的主旨不够明确。4、主题是否深刻。主要考查立意上是不是更加深入,是否更能够引人深思。二、材料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是否紧扣主题。一个比较好的素材应该能够准确的指向主旨,更够有力地说明核心主旨。2、材料是否真实可靠。材料应该是源于生活的,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才会更加感人,更加具有说服力。3、材料是否生动新颖。生动的内容可以引起共鸣,从而为自己的作为加分;而新颖的素材,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会受到同样的效果。三、结构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是否完整。也就是考查作文是否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2、是否布局合理。作文要求是“凤头猪肚豹尾”。开头短而精,中间内容饱满丰富,结尾短而有力,这样的文章中间内容应该占据了最大的篇幅,才会布局合理。3、结构是否严谨。文章要有明确的段落划分,初高中的作文不能只是三段,另外,段落与段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是相脱节的。4、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好的作文应该是针对本文的核心主旨进行详细的叙述(描写或议论)。5、标题是否新颖生动。主要考查学生作文的标题是否能够采用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化用等。6、开篇是否点明主旨,能否引起读者的注意。如果考官通过读一篇文章的开头就能够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解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开篇是比较好的。另外,如果能灵活应用各种开篇的方法,比如开门见山,巧用比喻、排比、拟人、起兴、设问的修辞,引用诗句、名言等,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这样的开篇是的开篇。7、过渡是否自然。也就是段落与段落之间不应该有断层。8、结尾是否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 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辩证分析问题。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 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 ,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范文引路,模拟训练 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模仿写作的典范。在 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要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 碍问题得到了解决。